他的国学成就仍然会与时俱进,仍然会跟他的西学视野逐渐结合,仍然会融入他对国是民瘼的持续关怀,仍然会依托着中国文化的本根
对于梁启超这样的中国文化史中的人物来说,就像任何一个谙熟儒学的人物一样,他原本就很容易受到孔子丰富生涯的暗示,去尽享一个开门授徒与著书立说的晚年。而写作《欧游心影录》这样一个契机,也就预示着他要进入生命的后期了——正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其实大家对于此书的正面意义,了解得还很不够!
正因为这样,他就需要一个话语场来发表、整理和激发这些发现,而这就是清华国学院对他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梁启超来到清华国学院,绝对不是一次遁逃或一次落败,而是其生命中的一次进取式的蜕变与升华。
梁启超在《教育家的自家园地》中写:
诲人又是多么快活啊。自己手种一丛花卉。看着他发芽。看着他长叶。看着他含蕾。看着他开花。天天生态不同。多加一分培养工夫。便立刻有一分效验呈现。教学生正是这样。学生变化的可能性极大。你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只要指一条路给他。他自然会往前跑。他跑的速率。常常出你意外。他们天真烂漫。你有多少情分到他。他自然有多少情分到你。只有加多。断无减少……别的事业。拿东西给了人便成了自己的损失。教学生绝不含有这种性质。正是老子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发把东西给人给得多。自己得的好处越发大。这种便宜够当。算是被教育家占尽了。
与此同时,刚刚兴办的清华学校研究院,也惟其因为梁启超的到来,才获得了如此之大的名声。其他导师当然也各有专学,然而在研究院创办之初,它首先借重的,还是来自梁任公的重大感召力,因为他那支健笔的影响,当年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无远弗届。此外,尽管他此前的为官经历,并不能算是成功,然而他正因为此种经历,一旦转化为学者,其能享有的资源、人脉与名望,却又不是其他学者可以比拟的,甚至可以说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
而梁启超的讲学活动,也实在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梁实秋说——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的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在《听梁任公讲演》中,梁实秋尚有如下记述:“他讲得认真吃力,渴了便喝一口开水,掏出大块毛巾揩脸上的汗,不时地呼唤他坐在前排的儿子:‘思成,黑板擦擦!’梁思成便跳上台去把黑板擦干净。每次钟响,他讲不完,总要拖几分钟,然后他于掌声雷动中大摇大摆地徐徐步出教室。听众守在座位上,没有一个人敢先离席。”
熊佛西也说——
先生讲学的神态有如音乐家演奏,或戏剧家表演:讲到幽怨凄凉处,如泣如诉,他痛哭流涕;讲到激昂慷慨处,他手舞足蹈,怒发冲冠!总之,他能把他整个的灵魂注入他要讲述的题材或人物,使听者忘倦,身入其境。
进一步讲,梁启超跟清华国学院诸弟子关系,也确实显示出了唯大儒者方有的那种招牌式的令人如坐春风之中的师表形象。而这样一种既不失威严又相当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正是中国式的书院教育的精髓所在。
而推开来说,这样的一种校园氛围,正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清华国学院之所以像神话那般成功的真实秘诀。换句话说,它是以最适合教导中国文化的方式,传播和化育了中国文化的内容。
正是在这种师道尊严的修养要求中,我们也必然会看到,梁启超同样为自己列出了相当宏富的写作计划,而且有些计划已经开始在落实。
其实,到1949年他才76岁呢!所以不难试想,如果天假以年,如果清华国学院一直能提供给梁启超那样的著述与讲学条件,那么有谁敢说——以他的学识,以他的条件,以他的精力,以他的阅历,以他的聪颖,以他的下笔速度,梁启超的学术成就是可以限量的?
我们终归可以想象,以往他的写作媒体与对象,往往多为报章,而且要求速成;然而现在到了清华国学院这个最高学府,左有王国维,右有陈寅恪,其交谈对象已大大改变,所以其思路的缜密度和论证量,都会越来越显示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我们同样可以想象,他的国学成就仍然会与时俱进,仍然会跟他的西学视野逐渐结合,仍然会融入他对国是民瘼的持续关怀,仍然会依托着中国文化的本根。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想象,其研究成果虽会绵绵而出,却总会与其西学视野相互结合,总会融入他对国是民瘼的关怀,总会依托他内心的中国文化本根,总会出自他对中国文化的涵泳与体会,总会日益显得厚重、绵密和学术化……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东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