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充和数学零分被破格录取北大
张家十姐弟
余英时的“不须曲”
1961年,傅汉思和张充和离开加州,迁往东岸的康州。傅汉思受聘于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不久,张充和在耶鲁大学的艺术系教书法,周末则常在家中教授昆曲。她把自己的曲社称为“也卢曲会”,取“耶鲁”之意。
1968年,张充和带着女弟子李卉到哈佛大学表演昆曲。当天演唱的是《思凡》和《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曲会结束后,余英时即兴写了一组诗,表达对祖国文化正在受难的感慨,其中一首为:
一曲《思凡》百感侵,
京华旧梦已沉沉。
不须更写还乡句,
故国如今无此音。
1978年秋,昆曲在中国有了复兴的气象,张允和到南京江苏省昆剧院看了昆曲后,十分兴奋,写信告诉张充和关于南京演昆曲的盛况。张充和立刻回信,并把余英时的那首诗寄给张允和。张充和在信中只说,那首诗是“有人”在1968年的哈佛曲会中所写的,所以张允和完全不知那首诗的真正作者是谁,立刻写了两首和诗,寄给张充和,其中一首为:
十载连天霜雪侵,
回春箫鼓起消沉。
不须更写愁肠句,
故国如今有此音。
“故国如今有此音”是对余英时原诗的直接答复,流露出对昆曲重获新生的无限喜悦。余英时的诗引起了张允和等曲友的浓厚兴致,和诗得众,后来这些诗集在一起,由戏剧名家许姬传用毛笔抄录下来,寄到美国。张充和称之为《不须曲》。
2008年,余英时在《周有光百岁口述》的序中说:“《不须曲》的唱和发生在太平洋两岸的两个极小的文化社群之间,既不为局外人所知,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影响。然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文化事件,它也未尝没有一点发人深思的启示。时隔十年,地去万里,唱者和者彼此初不相识,却在顷刻之间共跻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精神境界。这似乎显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永恒的人性,没有任何强大的外力能把它长期镇压下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