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位大陆导演,我可能永远不会和他们合作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提到,香港电影工业向内地靠近,台湾电影边缘化,这种趋势是否依然存在?
焦雄屏:香港电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他们知道一旦内地市场开放,他们一定得进来。我很佩服香港人的打拼精神,商业的拼搏。但我认为,就文化底蕴来讲,台湾比香港更占优势,就人文的深度和普通老百姓的知识素养来讲,两岸三地中还是台湾普遍好一点,如果能够跟大陆结合,在这种一切向前钱看的年代里,会对大陆发挥积极的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合作问题,前两天听戴立忍导演发言,说到他导演处女作时和香港电影人合作,使他感受到拍电影不仅是用作个人表达,更是一个工业化操作的产物。
焦雄屏:对。台湾电影老是强调个人化,强调导演,是以导演意志为导向的操作方法。以前没有一个产业的规划概念的时候,一个电影到你手上,爱拍多久就拍多久,其实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后来大家慢慢明白产业这回事情之后,再去补产业课,工作日程,预算是多少,怎样节省经费,等等。
我从《白银帝国》、《如梦》里看到香港制作团队的优越性,比如,拍任何镜头,导演一喊卡,大家都是跑步的,绝不会在现场偷懒、打扑克、聊天。这是一种工作伦理的训练。
《瞭望东方周刊》:跟大陆电影人的合作中,有没有发现很松散、不规范的情况?
焦雄屏:很严重,相当严重。不守法,不尊重合约。有些人不想一想,你除了求生存、赚名利之外,你的存在对别人而言是什么?连对自己的尊重都没有,我怎么相信你的作品?有几位大陆导演,我可能永远不会和他们合作。
《海角七号》后台湾电影市场"归零"
《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台湾电影市场挺红火,《海角七号》、《男孩》票房都不错。这是否预示着复苏?
焦雄屏:《海角七号》起来后,带动了两部电影,《1895》和《男孩》。《海角七号》票房5亿台币,但电影市场的全面复苏并没有发生。
《瞭望东方周刊》:魏德圣在《海角七号》巨大成功后,在为其新片融资时好像还是碰到了问题。
焦雄屏:一样归零。我觉得包括像马英九的选举成功,跟魏德圣的突起,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前面20年的反思。比如人们投马英九,不只是热爱他,而是要反对他的前任,要告诉民进党我们讨厌你们的贪腐。
《海角七号》也是一样的问题,并不是我热爱你魏德圣,而是我们厌倦了看台湾个人主义高涨的假艺术电影,我们需要一些简单的欢乐。随后的《1895》和《男孩》,大家也去看,发现不是像《海角七号》那么回事,然后就全部归零。
两岸电影的交流管道要更开放
《瞭望东方周刊》:你印象比较深的,最先进入台湾电影市场,在大银幕上放映的大陆电影是哪些?
焦雄屏:在台湾银幕上可以进来放的大陆片,从来没成功过。只有一些合拍片票房不错,比如《霸王别姬》,之后就有《英雄》这些包含了强烈商业炒作的影片。
《瞭望东方周刊》:每年有多少部大陆电影在台湾上映?
焦雄屏:很少,允许10部电影的配额进来,但是通常卖不好。
《瞭望东方周刊》:你见证了大陆电影第五代、第六代直到现在你说的"产业大爆炸"时期,你曾提到法国电影工业"虚胖"的问题,这对中国当下电影工业有什么借鉴意义?
焦雄屏:首先是多元化的问题,像现在这样,一切以商业趋向,以香港模式去思考文化问题,将来会出现各种弊端。像昨天吴思远跟我们开一个座谈会,说现在发行行业是被垄断的,从商业原则来讲,小片就没有了生存的机会。
其次,我觉得分众很重要。人吃东西都要分口味,各种地方的菜色每个人选择都不同,电影是更高级的精神食粮,又怎么可能同一化?政府必须要出力来保障小片的存在,维护小众观看不同电影的权利。■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