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对在衣着上努力向新社会靠拢,也有过一段描述。她领到配给布,一段湖色土布,一段雪青洋纱,便做了件喇叭袖单衫和一条裤子,去弄堂口排队登记户口时,穿的就是这一身:
街边人行道上搁着一张弄堂小学课室里的黄漆小书桌。穿草黄制服的大汉佝偻着伏在桌上写字,西北口音,似是老八路提干。轮到我,他一抬头见是个老乡妇女,便道:“认识字吗?” 我笑着咕哝了一声“认识”,心里惊喜交集。不像个知识分子!(张爱玲《对照记》)
永远的争议者
1950年,土改开始,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谁也不知道张爱玲是什么时候萌生去意的,但是到了1952年初,她以前所做的“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她终于决定离开“还没有离开就已经在想念”的上海了。
同年7月,张爱玲远赴香港,这一年,她32岁,此后再未踏上故土。
临行前,与姑姑约定,不通信,不联络。姑姑把珍藏多年的家族相册交给爱玲带走,认为这是最妥当的保管方式。——姑姑的先见之明令人惊叹,这些照片因此得以存世。
在香港度过了最初的经济困窘,一腾出手来,张爱玲马上开始创作英文小说《The Rice Sprout Song》,这是张爱玲第一部英文小说,也就是后来很著名的《秧歌》。《秧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星期六文学评论》、《时代》周刊都给予了好评,其中一篇书评说:“这本动人的书,作者的第一部英文创作,所显示出的熟练英文技巧,使我们生下来就用英文的人,也感到羡慕。”书的外语版权卖出了23种。
但就是这篇在大洋彼岸引发赞美的作品,在她的祖国却骂声一片。
《秧歌》的故事中,金根是村里劳动模范,但家中常常挨饿,邻居谭大娘骂金根:当劳模是用饿肚子换来的。年关将近,农会规定每家出半头猪和40斤年糕慰问军属,本来就吃不饱的村民提出向公家借米过年,干部们当然不肯,铤而走险的村民决定去抢民兵把守的粮仓,在冲突中金根受了重伤,女儿也在混乱中被人踩死。金根怕政府追究连累家人,躲进山林等死,金根的妻子痛失两个亲人,一怒之下放火烧了粮仓,自己葬身火海。村子里,新年还是照过,干部们带领村民备齐年礼,喜气洋洋扭着秧歌去给军属拜年,扭秧歌的队伍里,也有68岁的谭大娘。
《秧歌》与《小艾》的写作时间,相隔不过短短一年,国内文坛对这本小说几乎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认为,张从“左倾”一下子跳到“反共”,不免有投机嫌疑。《秧歌》与《赤地之恋》成了张爱玲数十年中在中国主流文坛一直承担“反共”骂名的最大罪证之一,直到“文革”后才获得重新评估。
值得玩味的是,跳出当年的语境,再来看这部《秧歌》,小说批判了农村工作中的“极左”倾向,这种倾向从50至70年代绵延不止,给农民带来极大伤害。离开大陆的张爱玲竟成了反映这一题材的最早的作家,她提前看到了一个欢欣鼓舞的新政权背后的问题。内地80年代“新时期文学”描写同样题材的《狗日的粮食》、《犯人李铜钟》等知名作品,比张爱玲晚了将近30年。
过去人们以为张爱玲“反共”,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张爱玲最后嫁给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美国左翼作家赖雅。人们以为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不过是互相利用,可是赖雅在日记里散步回家去见爱玲的感受是“他正走向他的家,他的光明,他的爱”。人们以为张爱玲一生执于情障,张迷们更是为她遇人不淑扼腕不已,但其实以张的骄傲,她一生最介怀的绝不是某一个男人,而是她的小说,她的天才之梦,她“出名要趁早”的志愿。再爆出10本事关隐私的《小团圆》又如何?作为李鸿章的外曾孙女,她从来不惧被人侧目,她怕的倒是被人无视。但她自己已难以解说,少年时的张狂,老来全部化为沉默,她在沉默中死去了。
死前,她意识到,从她母亲这一辈起就急于摆脱的家族血脉,一直在她身体里,逃了一生也没逃掉。在晚年,她与隔膜多年的亲人终于在心灵上达成和解,她写道,“我爱他们!现在他们正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到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蒯乐昊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