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公布每日游客承载量:合理数为3000人
5月17日,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小牌坊前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艳明摄
“莫高窟每日游客承载量的合理数为3000人。”
在5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中国世界遗产地游客承载量研究与游客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管理方——敦煌研究院正式宣布了这一研究结论,此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曾多次提到过“游客承载量”这个概念,而这一次是首度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这个数字,不是我们拍脑袋得来的,而是有研究团队大量严谨翔实数据支持的。”樊锦诗强调。
基于这一研究,莫高窟的开放模式将在未来发生重大变化。
首开国内“游客承载量”研究先河
成立于1985年的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是从事文物保护的知名国际性研究机构,利用盖蒂基金对世界范围的文物提供保护和修复研究,拥有一支全球一流的科学家队伍。樊锦诗告诉记者,自2001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进行敦煌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在国内首开先河。
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项目首席专家内维尔·阿根纽表示,此项研究借鉴了美国以往同类研究的成果。实践过程中将游客承载量的概念逐步定义为“保护区限制使用的政策”,即通过评估限制条件和游客风险,从而确定出合理的游客数量和管理政策。
据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介绍,研究者长期对莫高窟的外部环境、文物本体、游客流量等三方面进行监测,得出了大量翔实数据。历经十余年的科学实验和评估实践,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终于在今年5月正式完成。
“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不仅在中国首开先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内维尔·阿根纽对他亲身参与多年的这个项目满怀自信。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表示,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方法,在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一些具体的参数之后,对国内的其他世界遗产地同样是适用的。
研究成果将破解我国多处世界遗产地困境
故宫、布达拉宫、丽江古城、龙门石窟、杭州西湖、大足石刻……国内多处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和研究者,共同面临着一个相似的困境,那就是,如何既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的参观需求,同时又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过多的游客会对遗产本身及其环境景观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对于那些人文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敏感的遗产地,这种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对于游客自身而言,过多的旅游者会使其游览、体验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近年多处旅游地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的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
和前面提到的世界遗产地相比,由于所藏文物的特殊性,莫高窟面临的压力显然更加严峻。
“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作为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因其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而为世人所关注,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据敦煌研究院统计,自1979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截至2012年底,莫高窟已接待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0余万游客。
樊锦诗说,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给莫高窟带来了日益增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旅游旺季,游客的数量往往会超出其承载的极限。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通过长期的实验监测研究发现:由于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莫高窟洞窟内温度、湿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对脆弱的石窟文物壁画构成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游客严重超量也影响旅游服务的水平,降低游客参观体验的质量。
因此,科学测定世界遗产地的游客承载量,保持旅游业的适度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的完成,也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探讨的案例。
莫高窟合理游客承载量未来有望翻倍
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章第45条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
这与敦煌研究院即将施行的一系列管理计划不谋而合。
王旭东表示,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公布,不是单纯地为了限制游客数量,而是通过评估限制条件和游客风险,确定出合理的游客数量和管理政策。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就是在游客承载量研究的基础上启动建设的。该中心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试运行,2014年5月1日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王旭东介绍,游客中心距莫高窟核心区约15公里,主要功能是采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莫高窟创建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重点洞窟的佛教艺术。游客在实地参观莫高窟之前,在这里提前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莫高窟的合理游客承载量也将由目前的单日3000人次左右提高到未来的单日最大6000人次。
届时,所有游客必须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预约后才能正常参观莫高窟;在参观莫高窟之前必须到游客中心观看数字节目展示,先期领略莫高窟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随后乘坐内部车辆抵达莫高窟,根据团队和散客进行分类管理并分组,由讲解员引导按照既定的路线进洞窟参观;参观结束后,再乘坐内部车辆返回游客中心。
王旭东说,这种新的参观模式,既缓解了开放对莫高窟洞窟的压力,减少了游客参观给莫高窟洞窟内珍贵而又脆弱的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威胁;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满足多种参观需求,有效地缓解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樊锦诗表示,“有些问题现在不好预测,需要在这套系统试运行之后不断完善,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她非常认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一个观点,“文物保护应该是努力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本报记者 吴 娜 宋喜群)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