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残页
西夏文化的宝库
据马升林馆长介绍,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
西夏王陵每座帝陵陵园均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陵台是陵园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陵园建筑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于墓室之上,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处,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状呈八角型,为五级或七级塔式,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且偏离中轴线矗立,这种形式的陵台,从古到今在中原地区是不曾见的。原来,党项人笃信佛教,西夏的历代帝王对佛教更是推崇备至,他们希望死后能像佛祖和高僧一样转世,因此把陵台修建成浮屠的形式。
3号陵是9座西夏王陵中占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定其埋葬的主人是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地。对西夏王陵的考古主要也是以发掘3号陵为主。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对3号陵的清理发掘中,在陵园的东北角阙台,发现了一尊造型完整的人面鸟身的妙音鸟,这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在佛教中是“极乐世界”之鸟,它们通常用于装饰佛教建筑。
参观了3号陵,马升林馆长还带领五自治区媒体联动采访团参观了将于今年“十一”开放的双陵。
据考古专家推断,双陵为西夏太祖继迁裕陵、太宗德明嘉陵,茔域面积共计16万平方米,是西夏陵墓中原始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帝陵。这两座王陵的月城、神城、配殿、碑亭等建筑,在经历了战火和风雨之后已经残缺不全,但是两座高达20多米的夯土陵塔依旧矗立在荒原之上,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西夏王陵目前已出土了10万多件瓦当和数百件建筑装饰品及其它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如今很多都躺在陵区内的西夏博物馆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西夏文化的博大宝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