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出土西汉墓 金丝楠木棺椁千年不腐
2009年07月08日 18:20 扬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墓主家境殷实,身份可能是官吏

这座西汉墓葬墓顶距离地表2.6米,呈东西方向摆放、历经千年却丝毫未腐的宽大金丝楠木棺椁中,一南一北安置着两具棺木。经测量,棺椁长4.9米、宽2.4米,南棺长2.24米、宽0.73米,北棺长2.2米、宽0.69米。棺木西首,有一扇可开启的楠木门,上面的活动门枢凸起,木门外,还有一块较大的木板;棺木东首,有空间较大用于摆放随葬品的足厢。墓穴的西面,一条墓道清晰可见。

据市考古队业务部的刘刚介绍,这座墓葬是典型的西汉时期夫妻合葬墓,专业称谓为“一椁双棺一足厢”,较大的南棺中放置的是女主人,较小的北棺中放置的是男主人,所以有这样的推断,原因是西汉时期尊重女性的社会风气以及以右位为尊的排位习惯所致。

由于该墓曾遭盗挖,棺椁上方的木板已不翼而飞,南棺缺少顶部棺木,北棺只剩棺底与西首木板。幸运的是,尽管墓内大部分随葬品已被盗走,但现场还是遗留下数十枚五铢铜钱、一只铜灯、一把剑鞘、一面破残铜镜,以及一件残存的漆器笥(方形,用于置饭食或衣物)。

刘刚说,在西汉,如果墓主安葬时通过墓道运棺椁,说明墓主生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现场遗留的文物推测,墓主生前家境应该比较殷实,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个级别较低的官吏。由于墓穴内没有任何骨状物,说明该墓在遇盗后损毁严重,文物价值已大打折扣,但这座形制完整的墓葬对于了解汉代的丧葬文化与习俗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墓穴入口处那块用于加固椁门的木板在扬州出土的汉墓中比较罕见。

遗留器具疑盗墓者

曾喝酒壮胆

是谁盗取的墓内文物?盗墓者又是在何年代进入墓穴?现场的一些遗留物为解开这个谜团留下了蛛丝马迹。

刘刚说,在清理墓葬的时候,他们意外地发现了盗墓者遗留下的物件——一只木榔头、两把30厘米左右长的扁平铁锹,以及一个白色的瓷瓶。

“虽然无从得知盗墓者是谁,但我们可以肯定,这座西汉墓被盗时间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刘刚说,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正是那只白色瓷瓶。据考古队的老队员回忆,这种白色瓷瓶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出产的一种酒瓶,看来,当初盗墓者携带酒瓶入内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盗墓时间在冬季,盗墓者喝酒御寒,二是壮胆。

当天下午,市考古队将古墓清理完毕后,将棺木吊离现场,有关物件将在考古人员的监管下进行保护存放,并结合实物在今后对该墓葬作进一步研究。

西汉夫妻合葬墓挖掘现场。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钱文“五铢”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

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了圆形方孔,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汉末年,币制不复改变。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缪晨 沈伟 王鹏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