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办博物馆不是私人收藏馆

2013年08月20日 08:31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谢阗地

随着民间收藏走热,“民办博物馆”成为收藏人士的新追求。据国家文物局本月初发布的名录,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479家登记在册的民办博物馆。

在收藏人士尝试办馆的同时,民办博物馆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文化风险。此前河北“冀宝斋”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甚至有不少假博物馆之名行圈地盖楼之事的案例发生。究竟民办博物馆应如何发展?民办博物馆背后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带着这些疑问,深圳商报记者在深圳市文物与收藏界展开了走访。

区分私人收藏馆与民办博物馆

“什么是民办博物馆?”面对深圳商报记者的采访,深圳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昌晟先反过来提了一个问题。

韩昌晟认为,在谈民办博物馆问题之前,最需要普及和明确的概念就是民办博物馆的定义。类似“冀宝斋”的问题使得“民办博物馆”这个词在大众印象中多少有点灰色,但“冀宝斋”本身压根就不算民办博物馆。

“对非公立的博物馆,大家的提法很多,包括私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等。”韩昌晟说,“准确的名称是民办博物馆,官方所有文件也是这样描述的。”

在韩昌晟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叫法的问题,而涉及严格界限的分类:只有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所有手续,获得主管机构认可的,才能称之为“民办博物馆”。

与之相对的,韩昌晟提出了一个“私人收藏馆”的概念。许多收藏人士出于自己的兴趣展示自己的藏品,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馆舍,也不一定得到了政府主管机构的审批或认可,这些都可以归类为“私人收藏馆”。从韩昌晟的这个定义来说,像“冀宝斋”这样的博物馆,只能称之为“私人收藏馆”,其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路径,与正规的民办博物馆并没有关系。

韩昌晟认为,“私人收藏馆”仅仅是个人藏品的集中,并不具备公共服务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其收藏水平和文化价值受限于收藏人士的个人阅历与兴趣。而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也向深圳商报记者反映,此类“博物馆”根本不能保障开馆时间和日常运营,三五个月没有参观者的状态甚至在大部分时间闭馆都属常态。这种私人收藏馆并不直接为政府相关主管机构所管理,亦不能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来展开业务。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收藏界人士表示,国内此类私人收藏馆的藏品“大都不入流”。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博物馆 博物馆馆长 冀宝斋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