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认为《三字经》“毒害青少年心灵 毫无用处”
■以睿智和眼光,批判地继承
金真
如果说将《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变成应试教育的内容强制要求背诵,那确实会给学生们增加不少学习负担。但就《三字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经典本身而言,虽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其大部分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内容,绝不是危害青少年心灵的“毒草”,而是一种可以保持人的道德健康的营养品。
历史上,我们曾对传统文化采取了只破不立、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导致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上的断裂,也间接地导致了现在不少国人信仰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当年,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说的是要以睿智和眼光,对外来文化批判地继承。在今天,这对于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仍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因此,我们对待《三字经》这类国学经典,既要看到它不仅是五千年来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下的精华,而且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结——它凝结了几千年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和维系社会秩序良俗的规范原则。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时代的局限性,还有一些与现代社会的公民价值观不符合的道德规范,这些都要批判地继承。
■更担忧的是,国学“虚热症”背后的敛财动机
谈旭栋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说,当社会秩序失范的时候,急需精神上的代用品。《论语》、《孟子》出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三字经》出自内忧外患的南宋末年,似乎印证了这句话。而今天,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开始反思屡屡发生的诚信危机、道德滑坡乱象,出现推崇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的热潮,也可以说是希望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道德的依托。
回过头来,再看看《三字经》到底讲了什么?一来宣扬道德礼数,二来普及历史知识,三来教授中国文化,但其意义远不止道德教化。作为一本历代广为传习的发蒙读物,我认为,孩子们有必要读《三字经》,但仅是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而已。无论是社会风气还是青少年的心灵,既不会因为学习一本经典就轻易改变,也不会像“毒品”那样祸害心灵,我们没必要给它赋予过分沉重的意义。
其实,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学“虚热症”背后隐藏的商业动机。一些办学机构利用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打着复兴“国学”的旗号,动辄收取学费上万元,开办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国学班,使“国学”沦为敛财的工具,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异化为急功近利的行为,这才是更令人担忧的。
■寓教于乐,让孩子懂得文字背后的大道理
依依
女儿从5岁开始读《三字经》,如今已有3年的读经史了。开始是幼儿园要求读,后来学校不要求了,女儿还是要读。其实在幼儿园刚开始要求读的时候,女儿曾一度抵制过,不为别的,只因老师施加了压力,指定在某天要背会某页或某段。因为女儿不配合,我还被老师“请”去挨了顿批评,也正因这顿批评让我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女儿这边。
让孩子读《三字经》的目的就是要让其领会其中的含义,弘扬美德,摒弃恶念,这和是否会背有何关系?如若死记硬背了,即便倒背如流,那又有什么意义?
有我这个当妈的当挡箭牌,女儿没了背诵的压力,读起来反而轻松了。开始只是觉得朗朗上口挺有意思,后来开始主动向我讨教文字背后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即便再忙也会挤出时间耐心地给女儿讲解。为了让女儿更好地理解,我还运用了“故事讲解法”,收集了一些诸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哲理小故事,在讲《三字经》中的短句时,对号入座地说给女儿听,这样一来,女儿读经的兴趣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女儿身上出现了很多闪光点,譬如:礼貌、宽容、孝敬、节俭、有爱心……
根据切身经历,我认为让孩子读《三字经》很有必要,但前提是不施加压力,要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懂得文字背后的大道理。唯有如此,孩子才不枉读一回。
争议回放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 《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
《三字经》毒害青少年心灵的想法站不住脚,但要求孩子背或记《三字经》,这种方法不科学。孩子感兴趣,家长可以引导,但超过一定限度,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
现在幼儿园、小学都在学外语,这是不对的,母语都还没学好,就学外语,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教学。在幼儿园、小学这个黄金时段,孩子们应当学习母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
“亚洲四小龙”,凡是有中国文化的地方,传统文化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人的道德品质维持了较高水准,而我国内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道德的滑坡。传统文化难道比地沟油更有害吗?古代的蒙学,对于约束孩子的行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