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丹节目诵中学课本诗词连续出错 受众人指摘遭痛贬

2012年02月11日 10:34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苗连贵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伯牙鼓琴图》 王振鹏(元代)

同样是讲故事,人们对著名文化学者和普通人的期待与渴求是完全不同的。学者讲得精妙,理所应当,如果讲得像温吞水,甚至出现一点点疏漏,都会受到众人指摘。于丹在前不久播出的电视节目中连续出错,即遭到众多网友痛贬。比如,她将《客中行》一诗中的“琥珀(pò)”,读成hǔ bò;将《从军行》诗中的“吐谷(yù)浑”,读成tǔ gǔ hún……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两首诗都未超出中学教材范畴。无独有偶,刚刚出版的新书《于丹趣品人生》一面世,也有读者指出她书中的一大疏漏:伯牙非俞伯牙也,并考证出历史上并无俞伯牙其人。伯牙姓伯名牙,与周武王时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姓伯名夷、秦穆公时期相马的伯乐姓伯名乐一样。在中国上古时期,伯是一个很普通的姓。

《于丹趣品人生》读来赏心悦目,但读到《琴之趣》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发现作者有一点小小的疏漏:误以伯牙为俞伯牙了。行文中多次提到。譬如,第151页,“俞伯牙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琴艺呢?”第152页,“俞伯牙身处荒岛,不知如何度日。”第153页,“俞伯牙向‘空’中学‘移情’”等多处。

伯牙,非俞伯牙。《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荀子·劝学篇》说:“昔日觚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是当时的古琴名师,技艺高妙,马为听琴忘了吃草料。《琴操》、《乐府题解》则记有伯牙向连成先生学琴的故事。以上文献所述,皆直指伯牙。现代的《词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在上古时期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尽人皆知的秦穆公时的相马专家伯乐,皆伯姓。

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然而,这又不能全怪冯梦龙,事情另有原委。

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由于《警世通言》流传广泛,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我久居汉阳,遇、俞二字读音确实难辨,乡人口音重,读时音调还会尖声上扬,很有特点,作为苏州人的冯梦龙当时不听走音才怪。至于“名瑞,字伯牙”也者,当为“小说家言”无疑。

于丹是受人尊重的学者,著述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如此疏漏在下倘不指出,伯牙戴着“俞伯牙”的帽子,恐怕永世不得“正名”了。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俞伯牙 伯姓 俚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