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院线壮大观众群缩小 中国电影产业迎来转折时刻

2012年02月10日 08:37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凭借2011年岁末两部国产大片《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的“恶斗”,国产电影票房逆转前三个季度落后进口影片7亿多票房的颓势,最终国产影片收获70.31亿票房,占全年总票房的53.61%,连续9年超过进口影片,而且全年总票房较2010年增长28.93%。不仅如此,2011年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银幕总数已达到9200块。除了这些成绩,是否隐忧犹存?站在2012年初春回望过去这一年的中国电影,会告诉我们什么?

院线发展而观影人数减

观影心态日渐理性成熟

平心而论,好莱坞一线明星加盟、6亿元资金打造的《金陵十三钗》,与当下华语电影3D效果颇佳的武侠大片《龙门飞甲》,无论从商业叙事,还是营销策略上,都可谓达到近十年来国产商业大片的新高度。这两部电影也确实没有像2011年其他商业大片(如《关云长》、《战国》、《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那样或恶评如潮或血本无归,但是两部大片约11亿元的票房总和,显然远远低于两部影片的市场预期。《金陵十三钗》更没有带来单片10亿元的票房奇观,也没能突破《唐山大地震》所创造的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6.7亿元。

其实,从去年12月中旬上映到圣诞节的十天“黄金票房期”,两部影片不仅没能刷新市场纪录,而且相比2010年同期上映的《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无论票房总量,还是观影人次都出现明显下降。仅去年12月25日(周日)当天,全国场次上涨40%,人次却降低26.9%,票房缩水22.4%。这种现象让许多业内人士深感茫然,一度把原因归咎于影院的高票价,可是高票价并非近期形成。

可以说,目前仅依靠院线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放映场次,并不一定会带来观影人数的增加。在2011年平均每天增长8.3块银幕的背景下,观影人数和票房并没能实现同比例增长。

另一方面,影院观众对国产电影逐渐呈现出理性和成熟的态度,这也正是一些国产大片遭遇票房和口碑双重失败的真正原因。张艺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好电影比票房更重要”的朴素道理。有趣的是,自2002年电影《英雄》以来,国产大片怪现象之一就是“一边‘骂声不断’,一边‘票房高筑’”。“高票房”成为不少国产大片制作者回应观众骂声的“尚方宝剑”。从2011年动辄几亿元的大投资和影院、银幕数实现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长,可以看出电影投资人对于国产城市电影市场(与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的农村市场不同)的巨大信心。与这种市场信心相遇的,则是观众观影心态的转变——仅仅依靠地毯式宣传、奇观影像来“忽悠”观众进入影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制作方、创作方再不回归到电影艺术的本体,简单地追求大投资、大制作和大明星,则不仅难以创造更大的票房“奇迹”,而且将带来让制片方更加难以承受的大风险。

 

中小成本影片战绩可嘉

票房“黑马”适应分众时代

相比2011年国产大片的失利,中小成本影片“惊喜”不断,尤其是《失恋33天》,这部影片至今让不少从业者未能走出“失恋”的阴影。如此小清新、小忧伤的故事为何会让同期上映的进口大片“汗颜”?这部投资不足千万刚刚“挤进”院线门槛的影片(全年大概只有30%的影片可以进入院线),却创造了3.5亿元票房,在国产影片票房排行榜上仅次于制作成本数倍于此的绚丽“大片”。

与其相似,2011年下半年还有一部更加轻盈的台湾地区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仅在台湾本地收获4亿新台币票房,而且在香港上映时也创造该地区最高华语片票房,2012元旦过后进军内地,也以8天5000万元票房成为内地票房最好的台湾电影,实现了许多华语大片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此外,2011年还有两部影片同样取得了以小搏大的效果。一部是去年春节后上映的小成本惊悚片《孤岛惊魂》,用500万元的投资搏回了8935万元的票房;一部是在暑期档上映的、适应低幼龄儿童观看的国产动画片《赛尔号》,也以千万元制作成本收获4300多万元票房。

这些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目标群体的准确把握。可以说,中小成本取代华语大片成为2011年国产电影市场最为亮丽的风景。

尽管这些中小成本电影的“投资回报率”令人瞩目,但从《失恋33天》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青春物语”只是轻轻地搔到生活的痒处,但已让众多“80后”、“90后”因为从大银幕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而对其倍感亲近。这一点,也进一步反衬出部分国产大片的创作者与主流观众的生活是多么地隔膜。

院线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兼顾票房与观影权力是难题

10年前,全国银幕数不足2000块,总票房不足10亿元。如今,电影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电影院线的分布与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高度吻合。截至2010年,全国30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票房纪录的城市仅280座,其中62个票房在2000万以上的城市占据全国总票房的89.87%;2011年,全国十大城市的院线票房占总票房的68.61%,这充分说明广大中小城市还拥有巨大的电影市场潜力。

针对中国城市电影过于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大城市的状况,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7月份专门召开推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的工作会议,力争2015年实现每个县级城市都有数字电影院的目标。这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反映当下主流观众喜怒哀乐的影片将成为票房成绩的重要因素,而所谓主流观众正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中青年人,这一点已再次被2011年的“黑马”影片所印证:支撑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核心观众是15岁到35岁的人群——这些相对低龄化的影院观众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消费选择”来决定影片票房的成败;另一方面,要随着电影院线分布的合理化,拍摄出适应中小城市观众口味的电影,让更多层次的消费群体成为中国电影的观众,这不仅关乎电影产业的繁荣,更关乎更多的人分享电影文化的权利。(张慧瑜)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电影产业 电影市场 电影艺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