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春晚小品缘何渐成“鸡肋”?强调幽默忽略表现形式

2012年02月02日 08: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蒋慧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每年的大年三十一过,关于央视春晚的话题总是不断,以前是街谈巷议,如今时髦的是网上“吐槽”。这两天,大家议论的焦点则是春晚总导演哈文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小品已经没有市场了。”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各方的强烈反响。据某网站所做的在线调查,有半数以上的观众并不认同哈导的这一观点。

从1983年春晚上首次露面的《卖花生仁的姑娘》(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学员岳红、高倩、丛珊、曹力等演出的观察生活练习)开始,小品这一原本主要用来训练艺术院校学生表演技能和艺术素质的教学样式,日渐引起观众的兴趣和专家、学者的好评。借助春晚的媒介,“小品”遂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作为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而王景愚《吃鸡》的哑剧表演和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等节目所赢得的高度赞誉,则直接推动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随着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黄宏、郭达、范伟、潘长江、巩汉林等诸多喜剧明星的相继涌现,小品逐渐成为历届春晚中语言类节目的重头戏,仿若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那道“年年有余(鱼)”,烘托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带给观众无穷的欢乐与回味。

然而,和语言类节目中的另一重头戏——相声一样,从鼎盛一时到日益衰退,小品的处境和现状亦是不容乐观。坊间不绝于耳的争议即为例证。

综观30年来春晚小品由盛而衰的轨迹,固然有着哈导在访谈中提到的诸如创作的瓶颈、娱乐样式的多样化、大众审美情趣的变化等客观因素,但笔者以为,还有一层重要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即:春晚这一特殊的平台对小品艺术的偏执取向,尤其是过度强调作品的幽默喜剧色彩,无形中令小品编创者和演员们的注意力一边倒地投入到挖掘笑料,追求掌声笑声,而忽略了小品原本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

事实上,所谓观众的审美疲劳并非仅仅源自年年都上春晚的几位熟面孔,而是对春晚小品单调雷同的创意以及演员莫名亢奋的表演状态难再产生共鸣。换句话说,春晚的舞台一方面奠定了小品的地位,扩展了小品的影响,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包袱笑料的创作倾向,实际上已经严重制约了小品艺术的正常发展。

作为语言类节目,小品、相声的风光不再,某种程度上也是编演者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方式的单一化,以及智力角逐上相对滞后的结果。再加上浮躁、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空洞的内容,无意义的模仿等现象的日益突出,一度是观众心目中之宠儿的小品逐步沦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说,春晚小品的式微,并非没有市场机制的推动,或许更多的还是春晚这一强势媒介对喜剧类小品的过度开发,以及过于追求演出效果的缘故。

试看近年来各类电视大赛中出现的小品节目,无论是题材的丰富性,表演形式的多样性,还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春晚小品若想摆脱当下的“鸡肋”局面,或许不是强调市场推手的重要性,而是彻底转换思路,改变固有的取舍之道。毕竟,观众对春晚的期盼程度和审美需求,跟有钱没钱都得回家过年是一个道理,已经成为我们春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小品 春晚 鸡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