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诊疗当下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面镜子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杨雪梅)11月25日至27日,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滁州市人民政府、滁州学院和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办,全椒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儒林外史》高峰论坛在吴敬梓故里全椒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为本次大会亲笔题词。
11月25日晚隆重成立了中国《儒林外史》学会(筹),通过表决选举,著名《儒林外史》专家李汉秋教授任会长,陈文新、刘勇强、周月亮、朱万曙、周兴陆、吴波、竺青、谭帆、盛必龙任副会长,吴小如、陈美林、宁宗一任名誉会长。
作为本次纪念大会重头戏的“中国《儒林外史》高峰论坛”,于11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举行,二百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收到论文四十多篇。学者认为,《儒林外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当下尤其具有意义,对于知识分子群体目前所呈现的整体失调心态有治疗作用。
著名的《儒林外史》研究者、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认为,《儒林外史》是诊疗当下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面镜子。在文化的三层面中,《儒林外史》不经意于物态文化层,不停留于制度文化层,而是着意于精神文化层,这就深入到人心人性的深层,从而超越制度层面,超越时空。《儒林外史》所诟病的有些病象在任何时代都有呈现,例如作者所强调的功利心失范、失调、失控会导致人性异化正是当下知识分子群体的主要病症。吴敬梓是要通过自己小说中的文化反思去影响民族的灵魂,他对一代代知识群体所作的批判,实质上也是自己的一次深刻的内省。他写的不是一般的讽刺小说,而是一部真正的反讽小说。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裘新江认为,吴敬梓作为理性作家的理性叙述,一只眼睛向上,通过“文行出处”勾勒出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史;一只眼睛向下,通过“功名富贵”勾勒出一部中国大众的心理史。而《儒林外史》是一部找准了十八世纪士人及国人情绪的大书,是“精神遭遇”的大故事,支撑这个大故事的基本冲突是文化记忆与文化现状的矛盾,全面展示了人文精神的遮蔽与失落。
从高峰论坛可以看出目前《儒林外史》的研究方法多元,论述角度多样,学术创新也屡见不鲜。也有学者认为,《儒林外史》思想的深邃与多义性、知识的密度与广度、情节的淡化与深隐的叙事、尚古情怀与当下意识的时过境迁,是造成读者接受障碍的主要原因。学界对《儒林外史》在当下的意义认识尚有不足,相关的普及与传播工作需要加强。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