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入非遗为什么改变评选规则
2009年10月14日 08:08 文汇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是谁?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种类叫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我国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2个“非遗”项目中。在不久前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在未来两年通过保护措施实施成效验收后将直接列入正式的“代表作名录”。

记者今天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了解到,此次会议上改变了以往“两年一评、每国评一项”的评选规则,不再限制名额,只要获得缔约国代表讨论通过就成功进入名录。此次,中国22个申报项目全部成功入选,加上此前已入选的4项,我国在全世界166个入选项目中占据了26席,一举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为什么改变评选规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何一改从前的“吝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认为这源于对濒危遗产保护的紧迫意识:“如果两年一次、一次一国只能评选一项,恐怕许多濒危遗产等不到进入名录就已无处可寻了。”

“22个项目,每个项目都经历从展示到说明,以及大会成员对该项目的提问与讨论这样一个流程,我们在会场上讲了整整一天。”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于兴义回忆起几天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会议,兴奋不减。

于兴义透露,尽管“名额不限”,但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

“22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张庆善对记者说,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中国作为多元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文明古国,头一次“不设限”就通过多达22个项目并不意外。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专家们看来,每个项目都可以进入世界视野。

“所以,尽管已经不设限,但我们在申报时还要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比如在这22个项目中,没有春节,但有端午节。按说中国春节完全具备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对中国人和对世界的影响也更大,但我们考虑到春节的生命力比端午节强,换句话说就是不如后者濒危,需要保护的程度不如后者那么高。因此我们的专家优先把端午节提了出来。”张庆善强调: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并非比未列入的项目在文化价值上更高,而是更需要重视和保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吴越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