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的“55%”高地
中影集团改制上市的另一面,是中国在电影领域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来对抗好莱坞这样的外来者。过去十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些任务必须由同样具有市场化优势的企业来完成
《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特约撰稿李嘉 | 北京报道
办公室里的韩三平一身深蓝色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他身后的书橱里,有一个画着毛泽东头像的工艺品。
1991年导演的《毛泽东的故事》是韩三平首部获得业界认可的影片。此片获得了第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已经转到幕后18年的韩三平再次走到前台,执导建国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在这部星光闪耀的电影中,毛泽东也许是唯一的主角。
看起来,在新一年里韩三平也许会有更多机会塑造自己的偶像。在距离虎年春节正好三周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份与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相呼应的指导意见强调,认真落实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
其他内容包括,继续执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加强电影行业宏观调控和促进国产电影发行放映。
它被认为是对韩三平以及中影集团的最大利好。
“我呼吁,中国电影人团结起来,2010年为中国电影保90亿、争100亿努力!”采访快结束时,韩三平加重语气这样强调。
“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改造”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办公室的一角,摆放着出版社不久前送来的一叠新书:《启示---建国大业解密与剖析》。
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国有企业中影集团每年要拍三至五部反映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影片,《建国大业》只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业内瞩目,更多因为它特殊的操作模式。中影集团内部总结为“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改造”。
主抓创作的中影集团副总经理史东明告诉本刊记者,在《建国大业》之前,主旋律影片的商业探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
“最早的主旋律影片多是好人好事,拍出来以后老百姓都不喜欢看,主要靠红头文件来运作一些团体观影。”史东明说,这是2002年之前主旋律影片的普遍现象。全国每年有大约二三十部这样的影片,几乎没有能取得较好票房收入的,“拍出来,专家叫好,给拿个奖,就过去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十六大报告后,‘文化产业’这个词在一夜之间被广泛传播,之前国家一直都没有这个政策。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把主旋律影片当作纯粹的宣传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产品来对待。”史东明说。
中影集团第一部进行商业改造的主旋律影片是2004年的《张思德》。该片找了擅长拍商业片的导演尹力,又在包装宣传方面花了一大笔钱。
第一轮放映,票房1800万,这是此前主旋律影片从来没有过的成绩。
《张思德》最后公布票房有8000多万。因为是中影集团的第一次探索,还是有所保留。在营销方面还是走了定团体票、放映权低价卖断等一些老路。中影最后只拿到了1800万。
但中影集团领导很受鼓舞。第二年又推出了尹力的《云水谣》。这一次聘请了专门的营销宣传团队,最后票房3600万。
经过多次经验积累,2009年的《建国大业》以4.27亿票房创下了主旋律影片的神话。
至此,韩三平领导的中影集团成功树起了国产电影和国有电影企业两面大旗。这与近几年韩三平的两个情怀相接近:中国电影情怀和国企情怀。二者经过他在不同场合的演讲和媒体传播,成为对电影管理部门和电影圈很有感染力的口号。
今年8月,韩三平将再次出任总导演,开机拍摄迎接建党90周年的《建党大业》。与此同时,另外三部迎接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影片也在筹划中,它们被初步定名为《辛亥革命》、《秋瑾》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