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娄山高粱《青纱帐》

2013年07月23日 04: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大的高粱(选自素材公社)

我对高粱的认识是从青纱帐开始的。青纱帐不是实景的青纱帐,而是小说里的青纱帐。大约十来岁光景,我就读了《平原枪声》、《烈火金刚》一类的作品,青纱帐在我的记忆里就是鬼子汉奸的坟墓,是八路军游击队的庇护神。青纱帐激发了我最初的爱国热情。但青纱帐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却很懵懂。上了高中,我才从语文老师那里搞清楚青纱帐只是一种修辞,它实际上指的是北方一望无际的高粱地或者苞谷地。后来我读了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便知道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再后来,我读到王统照的《青纱帐》,发现幽幽的、沉沉的、如烟如雾的青纱帐,竟也内蕴着一种生命的境界。

有好几次,我从贵州省北部的大娄山坐火车到北京,走华北大平原,却不知道是因错过了季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并没有看见郁郁葱葱的青纱帐。但我记忆深处,青纱帐却时常摇曳,舞动夏日明朗的阳光,咆啸秋日绵延的风涛。那些亦真亦幻的高粱或者苞谷,精灵一样藏在我的身体里,守护着我的生命,也伴着我的成长与成熟。

这一天,我在大娄山北坡赤水河流域的茅台河谷,看见了满山遍野的红高粱。青纱帐便从我的灵魂里跳出来,生动地在眼前展开,由虚而实,令人惊异不已!当地人站在高地上,多少有些夸张地挥着手臂——瞧一瞧,茅台高粱高又高,山前高粱米,山后米高粱,左边一片沉甸甸,右边一片红艳艳……也许从这一刻起,我的一份朴素的爱国情怀,便从遥远的青纱帐转移到了眼前的茅台高粱上,有了实实在在的依附。

茅台高粱不是简单的地理指向。这种在北方大平原上再平凡不过的农作物在茅台河谷有着独特的风采。实际上,它已经跨过省界,成为大娄山北的主要风景,给这片遥远而偏僻的山地带来神奇的魅力。

茅台高粱形成了蓬蓬勃勃的阵容,说到底,还是因为茅台酒这些年蓬蓬勃勃的发展。据当地人说,进入新千年,茅台酒年产从2000吨到1万吨,又到两万吨、3万吨。因此,茅台酒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促成了茅台高粱的大面积种植。改革开放以后,往日高高在上的茅台酒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尤其逢年过节,餐桌上没有一瓶茅台酒,似乎总是一种缺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茅台酒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茅台酒家喻户晓,茅台高粱也大有取代大娄山传统农作物苞谷之势。1斤茅台高粱的售价相当于4斤苞谷的售价,种植高粱成了大娄山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茅台高粱学名红缨子,是大娄山土生土长的糯高粱。之所以叫茅台高粱,一方面因为其产自茅台,另一方面也因只有它才能酿造茅台酒,是茅台酒生产的“专供”。红缨子实在不是普通的北方高粱所能够比拟的。北方高粱颗粒大,饱满,但由于茅台酒生产需要“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特殊工艺,外表漂亮的北方高粱蒸煮到三次便成了“一锅粥”。而红缨子尽管颗粒小,却淀粉含量高,糯性好,还有厚实而坚韧的皮,尤其耐蒸煮。它被提取原浆后,并没有“一塌糊涂”。它还会被输送到产业链的下游,进一步发酵,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蒸馏。即使没有了一点形状,这些烂泥一样的糟糠也不会被浪费,而是被加工成有机肥料,返回原料生产基地,催苗壮秧,促进新一茬红缨子的生长。我不知道还有哪一种植物像茅台高粱这样经历千锤百炼而依旧初衷不改、死而无悔,直至回归泥土,用最后的力量营养新一轮生命的延续。

酒是物化人生的超越而飞升。似乎人在酒里,可与神通,可与鬼交,可心游万仞。事实上,大娄山人少有用高粱当主食的,偶尔做一顿高粱米饭,也是在祭神祭鬼的日子作为供品呈送到神龛上。茅台高粱在大娄山落地生根,便跟神物圣品连在一起,具有了一种精神指向。大娄山人往往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种植茅台高粱——地理高差、土壤品质、环境测评,每个环节,绝不懈怠。甚至从播种、育苗到成熟、收割,都严格按照规范化种植,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除草剂。九九重阳节这一天,茅台高粱开启蒸煮流程,从原料基地进入车间生产,还将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

茅台高粱,大娄山漫天遍地的红缨子,它虽不像当年北方青纱帐那样,抵御强敌,悍如壁垒,但它长在高原,坚韧不拔,具有一种非凡的定力。其材质成就的琼浆玉液,一次又一次在世界上夺冠,成为光耀百年的民族品牌。其实也与北方青纱帐一样殊途同归,彰显着民族之魂。

青纱帐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见证,红缨子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见证。从青纱帐到红缨子,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