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摆脱圈子和面子而隐身,折射当下畸形评论生态
长期寡淡的国内戏剧评论界,因为一南一北两位微博上的剧评人,陡然热闹了起来。
■ 早报专访匿名剧评人“押沙龙在1966”和“北小京看话剧”
“押沙龙在1966”评论《志摩归去》:“我只能肯定它主题的深刻,却完全不能肯定这部作品本身,因为它根本没有做到‘自证主题’。”
“北小京看话剧”评论《青蛇》:“三位主演形成了一台表演的盛宴,却被无处不在的俗磕儿削弱了表演张力。”
“押沙龙在1966”对《蒋公的面子》的激赏,引发了她与上海戏剧学院师生的一场争论。
“北小京看话剧”认为陈道明和何冰打造的豪华级话剧《喜剧的忧伤》,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标本”,“把戏剧舞台变成了娱乐场”。
长期寡淡的国内戏剧评论界,因为一南一北两位微博上的剧评人,陡然热闹了起来。
“北小京看话剧”,坐镇首都,去年年初开始发表剧评。骂《驴得水》、叹《喜剧的忧伤》、赞《活着》、批《青蛇》……一篇一篇下来,已累积了相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形成了一种凝练大气、哲思纵横的剧评风格。
“押沙龙在1966”,立足上海,今年年初始现身江湖,因与上戏学生关于《蒋公的面子》的争论而一战成名。其辛辣之风颇得嬉笑怒骂的“海派”真传;然而机锋巧言之下,亦可见过硬的理论功底。
可惜这两位既有专业素养、又有通俗文笔的优秀剧评人,却都选择了“隐身”:两位都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不约而同地表示,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能发表自由而公正的评论。
《蒋公的面子》奇迹缔造者、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效平教授对此评价为:世事无法,媸妍莫辨,以恶凌善,于是有侠。
为了自由的隐身,折射出的,是当下评论生态的悲凉局面。这么多年,中国戏剧评论花果凋零,个中缘由,一言难尽:
首先,因为“圈子与面子”。戏剧圈太小,小得可怜;圈子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彼此的“面子”,为了珍贵的“和气”,许多专业人士心甘情愿(或无可奈何)地放弃批判的权利,用不痛不痒的点评取代认真深刻的剖析。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因为圈子小,便很容易产生利益纠葛:一、你捧了我的戏(或没有骂我的戏),回头我也会捧你或不骂你;二、你我素昧平生,但我们有共同的朋友或利益团体;三、你骂我的戏,其实是因为想捧自己的戏……由此,戏剧界人士发出的任何赞美或批评,都可以被解读为利益的驱使,索性不起争端,图个“干净”。
那么,圈子之外,是否别有千秋?与戏剧界不存在利益纠葛的普通观众,能否发出公正而精彩的点评?可惜,中国戏剧观众的整体素养实在薄弱;即使有几位敢于直言,也很容易被所谓的“专业霸权”阻挡于舆论之外:“你不懂!”“你没有资格评戏!”……正如福柯极富洞见的理论发现,在这里,有知识,便有权力。
媒体呢?连接戏剧专业与普通观众、肩负构建公共话语之重任的媒体何在?事实是,专门报道戏剧的媒体人士,与戏剧人通常是熟人和朋友,他们也不得不顾及“圈子与面子”。何况,戏剧在今日之中国太过弱势,戏剧人往往“太不容易了”,对此情况深知的媒体人士往往会由怜生爱,本想抬笔痛骂,却生不忍之心。
在如此现状之下,“北小京看话剧”、“押沙龙在1966”只得隐去身份,利用网络的空间,倾吐他们对戏剧的一腔热忱。这种隐身固然令人叹息,但似乎已是目前所能有的最好方式。戏剧制作人水晶期待:“我希望这两位隐身评论者,能一直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身份,并不将这种身份与各种可能的利益诱惑相交换。面对赞美或人身攻击,继续保有平静的写作心态。”
我们当然期待这两位隐身剧评人能够保持水准、佳评频出;但也许,我们更真更深的期待是,有一天,他们能够以真实的身份,在一个成熟而宽容的文艺生态中,公开公正地发表言论。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