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淄博聊斋俚曲艺术团的执着与守望

2013年06月28日 16: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聊斋俚曲《求骂》剧照(资料图)

蒲章俊教授学生聊斋俚曲 王涛 摄

蒲章俊教授学生聊斋俚曲 王涛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宁昊然

日前,当记者在淄博市淄川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见到王世忠时,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正和聊斋俚曲艺术团的同事们商讨着工作上的事情。聊斋俚曲艺术团,这个长期活跃于民间的剧团,为聊斋俚曲的保护、弘扬和传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7月19日,聊斋俚曲艺术团将迎来它5周岁的生日。

老骥伏枥为俚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聊斋志异》如雷贯耳,却不知聊斋俚曲为何物。随着2006年聊斋俚曲的曲牌音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聊斋俚曲才慢慢为人所知。

虽然身为淄博人,但王世忠在2008年以前对俚曲并不了解。直到2008年春天,两位年逾古稀的老文艺工作者陈倩、杨道坤找到他。“陈倩、杨道坤和李维臣3位先生都是70多岁的老人,退休前都从事文艺工作。他们几位在年轻的时候就研究聊斋俚曲,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他们拿着俚曲资料和剧本找到我,说出了想为俚曲的保护和传承做一些工作的想法,动员我和他们一起做这件事情。”王世忠回忆。

王世忠退休前曾是淄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本就爱好戏曲的他退休后创办了淄川区老年戏曲音乐协会。陈倩等3位老人希望以王世忠创办的老年戏曲音乐协会为载体,传承俚曲。

“说到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淄博市文化局原文化科负责人牟仁钧,他已经去世多年。5年前,牟仁钧的遗孀杨占娥将牟仁钧先生生前整理的聊斋俚曲资料托付给了陈倩。”王世忠说。“陈老意识到这些资料不仅是牟仁钧先生的遗愿,更是聊斋俚曲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就这样,几位老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和传承聊斋俚曲走到一起。他们各自发挥所长,杨道坤负责谱曲,李维臣负责导演、陈倩负责编剧,王世忠则负责联系场地、外联等事务。

编排新戏硕果多

2008年4月,新编聊斋俚曲戏《带着奶奶做新娘》开始排练。2008年5月,“聊斋俚曲研讨会”举办,邀请了淄博市对聊斋俚曲有研究的阎水村、杨海儒以及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等二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形成的《聊斋俚曲研讨会纪要》成为保护、传承聊斋俚曲的文献资料。2008年7月,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聊斋俚曲艺术团元老们积极进行着聊斋俚曲的搜集、整理工作。王世忠与陈倩、杨道坤几位老先生,将搜集到的已濒临失传的12个曲牌、19首乐曲整理、编辑成《聊斋俚曲音乐集》,印刷1200册,分发给淄川区的文化部门、乡镇文化站等,供爱好者学习、传唱。

成立5年来,聊斋俚曲艺术团先后排演了8个戏,演出200余场,观众达2万人次,受到群众欢迎。“新排的戏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贴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例如反映年轻一代孝敬老人的《带着奶奶当新娘》,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淄川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孟祥民先进事迹改编的《环保卫士》。另一方面是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例如根据《聊斋志异》中‘骂鸭’改编的《求骂》,戏中添加了许多当地民间习俗和方言,通俗、生动、形象,群众乐于接受。”王世忠介绍。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2009年,聊斋俚曲戏《求骂》登上“中国滨州博兴第六届国际小戏节”,被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评为“最佳剧目推荐奖”。这部戏后又荣获第二届山东“泰山文艺奖”三等奖、第二届山东省农村地方戏大赛二等奖。经山东省戏剧家协会认定,正式成为我国的新剧种。

期待登上大舞台

为广泛弘扬聊斋俚曲戏,几年来,聊斋俚曲艺术团走进高校、农村、社区、军营和厂矿企业,将聊斋俚曲唱到社会各个阶层。“今年春天《环保卫士》下乡演出,老百姓都很喜欢看,希望多演几场。”艺术团工作人员王世珉说。

几年来,聊斋俚曲艺术团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收获良多。下一步艺术团该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弘扬聊斋俚曲戏?王世忠和几个老伙伴也有着他们的计划。“我们现有的演员以退休人员为主,演员老龄化严重,我们要从其他单位和组织吸收年轻演员;另外要做好传承,目前已经和淄川区实验小学合作成立了聊斋俚曲少儿艺术团;还有就是我们要继续在蒲家庄及周围村庄挖掘聊斋俚曲素材,着重挖掘聊斋题材,弘扬聊斋文化。争取三两年内把聊斋俚曲戏打造成省内有影响、全国文艺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新生剧种。让聊斋俚曲戏登上更大的专业舞台。”

王世忠介绍,艺术团今年正准备排几个新节目:聊斋题材的《墙头记》和《珊瑚曲》,还有结合了“聊斋俚曲”和“孟姜女传说”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大型聊斋俚曲戏《孟姜女》。

聊斋俚曲 传家之宝

本报驻山东记者 宁昊然

郭沫若曾给《聊斋志异》这样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中的诸多离奇故事和鲜活形象已为大众熟知。可同样作为蒲松龄的卓越艺术成就,聊斋俚曲却默默无闻了两百余年。

聊斋俚曲,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是蒲松龄运用山东淄川一代的方言、土语和民歌、俗曲创作的民间小调。其内容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唱词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饰的民间语言,用淄川地方的吐字发音说唱,乡土气息浓厚、诙谐幽默、泼辣爽快、感染力强,在淄川一代广为传唱。其代表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等。无论在文学方面,还是在音乐方面,均具有极高的价值,可与《聊斋志异》比肩。

在蒲松龄故里——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记者见到了聊斋俚曲的第十一代传人蒲章俊。说起聊斋俚曲,他滔滔不绝。蒲章俊介绍,自清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淄川区流行“扮玩”,即龙灯、芯子、花鼓、高跷、舞狮等传统节目表演。以反映聊斋故事、民风民俗、神话传说、爱情故事为内容的聊斋俚曲是“扮玩”的重头戏。蒲家庄一带的村民装扮成聊斋故事中的人物,将俚曲的片段作为唱词,到周边城区、乡镇演出,颇受群众的欢迎。

“我小时候给老爷爷暖被窝,一到晚上老爷爷就教我唱一种小曲。那个时候不知道这是聊斋俚曲,直到后来上了小学。我的老师对聊斋文化有研究,问我们蒲家庄的学生会不会唱俚曲。我把老师带回家,他跟我老爷爷交流起来,那时我才知道老爷爷教我唱的叫做聊斋俚曲。”蒲章俊回忆起儿时往事。

蒲章俊介绍,聊斋俚曲的内容一般都是聊斋故事,蒲松龄起初编写演唱俚曲,是为了劝善惩恶,移风易俗。“聊斋俚曲共有15种,所谓一种,是指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有说有唱有表白。这15种将近一多半是从聊斋故事中演变而成的,曲牌是在当时社会上传唱的朗朗上口的小曲。以前有50多个曲牌,流传到现在只剩下十几个,大部分已失传。这十几个曲牌还是上世纪60年代淄博市文化局文化科的工作人员到蒲家庄和附近的村子采风时抢救下来的。”

十年动乱期间,聊斋俚曲一度销声匿迹。80年代,蒲章俊在聊斋纪念馆工作,为深入研究聊斋文化,他几乎读遍了蒲松龄所有的著作。他发现研究《聊斋志异》的论著文章很多,但是对聊斋俚曲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对于这个现象,蒲章俊推断,“文学的研究是不分地域的,但是聊斋俚曲是种地方戏曲,只在淄川流行,鲜有学者会关注。”直到80年代末期,慢慢有学者来蒲家庄采风,并专门来到聊斋纪念馆探访,了解聊斋俚曲。“从那时起,我们才逐步意识到聊斋俚曲的价值。也组织过小范围的学习和研讨。”蒲章俊说。“这些年村里会唱俚曲的老人越来越少,他们是聊斋俚曲的‘活资料’,所以抢救性地整理和发掘工作相当重要。”

2006年,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消息极大地振奋了淄博市文化工作者和蒲氏后人。“大家都明白了我们一直传唱的民间小曲具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学唱的人更多了。”

不久前,蒲章俊荣获“2012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我收了3个弟子,我的儿子、孙女,还有一个外姓徒弟。现在专门学唱俚曲是不可能生存的,所以从外面收徒还是有些难度,自己家的孩子教起来方便一些,再说他们肩上本身就担负着传承的责任。”蒲章俊说,自己的孙女今年13岁,学唱很灵,听几遍就会唱。另外,他还带着自己的几名弟子,成立了个小剧团,一个月固定演出两次。

蒲章俊对聊斋俚曲的保护和传承充满了希望。“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聊斋俚曲的传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相信聊斋俚曲肯定会传唱下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