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俯下身来,从地理的角度再次审视文学

2012年12月16日 07:04
来源:信息时报

提到“文学史”,每个人都十分熟悉,但是对于“文学地理学”,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这门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新兴学科,不仅丰富了文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也为我们了解岭南文化开启了一条崭新的思路。12月11日,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岭南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两岸三地以及韩国、日本的100多位相关学者与会讨论,提出要“将文学地理学建设成为与文学史双峰并峙的一门独立学科”。

《诗经》也是文学地理学

虽然这门学科还很年轻,但这种研究方法在我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告诉信息时报记者,早在春秋时期,《诗三百》(即《诗经》)按照“国风”的方式,分国别、分地区进行编排,就体现了中国学者在文学地理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而这个概念正式提出,是由梁启超在1902年著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提出的——这么看来,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地理学”,与广东还有着不解之缘。

此后,刘师培、王国维、汪辟疆等近代学者也都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上做出了尝试,但长久以来,尤其是1949年后的最初30年,“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个危险的词汇,人们只能从“时代性”这个角度去研究文学。但仅仅考虑时代性的话,很难解释为什么同是周朝的文学,《诗经》和《楚辞》差异那么大?同是汉赋名家,为什么司马相如恢宏瑰丽而班固质朴典雅?同是唐诗顶峰,李白飘逸清举而杜甫沉郁顿挫?……这些问题显然不是时代差异造成的,也就不能从时代性研究的角度去解决,脱离了地域差异,我们无法做出合理的回答。

这也就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问题——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和地域差异、文学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1992年以后,文学地理学研究渐渐成为显学。从本届年会所收集的近五十篇论文来看,学者们多以具体的考证、统计和文本细读为基础,发掘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文学地理学力证广东不是文化沙漠

几个月前,信息时报记者因为本报系列报道“岭南印记”专程采访了曾大兴教授,面对他列举出的从唐至清的历代广东文学家名录、作品年表、书院统计等材料大为震惊——许多人有个思维定势,认为广东自古就是蛮荒瘴疠之地,没有文化,但这些翔实的统计资料却表明,粤地古代文化并不输于内陆省份。这个事实,分散湮没在浩瀚的史籍中,看起来不那么明显,直到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进行地域统计,才得出如此令人惊讶而信服的成果。

在此次年会上,许多学者也将视野投向岭南这片“离中原很远,离大海很近”的热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青以《客观知识与文化偏见》为题,生动地讲述了汉魏以后中土文献、小说、散文中体现出的对岭南地区的矛盾情感——对岭南的珍奇物产羡慕甚至神话化,对岭南的风俗习惯却扭曲与夸大,抱着傲慢与鄙夷的态度。随着时间推移,对物产的描述渐渐趋向平实科学,而对风俗却长时间保持误解与偏见。

这种偏见是否也影响到了当代中国人对广东甚至广东人对自我的认识?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江冰教授以《广东文学的“本土言说”与文化自信》为题,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岭南文化自古就有平视正统、对峙中原的文化姿态,包容而又独立,既有千年传统历练,又有百年洋风熏陶,文化底色复杂、内涵丰富。

暨南大学文学院赵维江教授提交的论文《粤词研究:岭南文化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广州大学耿淑艳副教授《论岭南古代小说的总体特征》,分别从文体的角度研究了岭南文化地理对文学的影响。此外,或许是由于清代文本存世较多,此次年会中关于岭南文学地理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清代。

文学地理海阔天空

文学地理研究的都是古代文学吗?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仲凡不这么看。他认为,文学地理学是文学的分支学科,因此不要局限于古代文学,也可以研究现当代文学。对此,广州大学马为华副教授对当代作家阿来《空山》三部曲的解读,江冰教授对广州作家梁凤莲本土言说的剖析等,做出了有力的回答。即使研究的是古代文本,研究者也力图使用当代的方式,如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葛永海副教授,从城市的角度关照《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三部明清小说,得出城市在文学中由“城”到“都”再到“市”,亦即从强调城市的防御功能,到强调其政治功能,到强调其经济功能的转化,并由此分析经济活动对人的物化过程。

有趣的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其实涵括了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视野。来自北京大学的日本学者海村佳惟对汉字文化圈古代东亚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和韩国外国语大学金瑛美教授对曾被流放于中国云南大理的高丽著名文人金九容所作流放诗的考察,尤其令人感兴趣。

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

开幕式上,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研究员作为主办方之一做了发言,特别着重提到,文学地理学研究与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中国文学主要产生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因此与大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但通常我们只侧重于研究文学的社会性,而忽视它的自然性。文学地理学重视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重建文学与自然的联系,这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建立人类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达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做出有力回应。”

不仅注意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学地理学也关注文学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曾大兴教授介绍说,文学地理与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民俗地理乃至旅游地理等方面的关系都很密切,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首先是著名的文学景观,如黄鹤楼、滕王阁、杭州西湖、黄州赤壁等等,正是这些景观的文学性,才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拓宽本土旅游资源方面,文学地理亦大有可为。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