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桂林应当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桂林应当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旅游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黄大维 钟宁家

一、桂林概况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汉至清乃至近代,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等,文物古迹丰富,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靖江王府及王陵、李宗仁故居及官邸、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二者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二、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对于桂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重大意义

研究喀斯特地貌几十年的著名学者朱学稳教授说,桂林是世界喀斯特峰林、峰丛地貌发育最典型、最精彩、最具观赏性的地区。

“如果喀斯特这个词晚一点出来的话,这种地貌就叫‘桂林’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安泽教授说。

(一)喀斯特地貌介绍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1.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2.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3.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万~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即云贵高原)和四川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按发育演化,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

(二)桂林的景观与价值

桂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集中在桂林市区、阳朔县、漓江沿岸。

1、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2、阳朔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桂林市区南面,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

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境内有山峰两万多座,大小河流16条,漓江流经阳朔境内69千米是漓江风景最佳处。这里有传说的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有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此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县城碧莲峰下的摩崖石刻以及县城中古朴的街道和建筑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3、漓江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

人们常说的“漓江”,指的是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一段。“百里画廊”指的是从桂林市往阳朔这一段江景。一处处景致,构成一幅幅清丽幽远的水墨画。

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即将到达兴坪码头的地方。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的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叶,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三)意义

世人皆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科学含义是桂林阳朔型峰林岩溶地貌的集中表现,这是国际岩溶学界公认的全球峰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峰林地貌的一种模式。而早在1992年联合国国际地质遗址工作组就把桂林峰林岩溶列为世界地质遗址“优先一等”,是最有希望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遗产地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洞穴与岩溶特别工作组主席Elery Hamiton-Smith教授在2005年3月上旬考察桂林后指出:“桂林自然遗产地无须进行任何评价都是被世界公认的”;同时,国际岩溶学界还称誉桂林为“世界喀斯特(岩溶)之都”。可见桂林岩溶在全球2200万平方千米的岩溶地区所占的重要地位,这是世界的瑰宝,也是中国的骄傲。

桂林是具有一定规划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又为人们提供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

由此可见,桂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桂林喀斯特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权威认定,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建议

(一)加强桂林喀斯特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原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本来面目。因为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它将促使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旅游活动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桂林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二)积极创建国际品牌。建议桂林市政府向国土资源部申报批准为桂林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有关部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桂林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

(三)我们相信,凭着桂林喀斯特的优良秉赋和有效的保护管理,桂林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指日可待。我们为她祝福!

标签:桂林 世界地质 岩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