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骆玉明:文人清骨与小老百姓的乐呵拧巴在一起

2013年11月19日 14:26
来源:芒果画报 作者:张慕莹

叫嚷着的人从来不知道如何往里收一点

骆玉明在复旦学生眼里是颇为传奇的一个人,文人清骨与小老百姓的乐呵拧巴在一起,但意外地不违和。逃课逃得理直气壮的中文系,去他的课上却总是满满当当的。众学生总是会集体看着骆玉明急匆匆地蹬着那辆“不太破”的破自行车冲进校园,据说偶尔嘴边还带着油条渣子。

找骆玉明谈俭朴,他说这事儿太抽象,得放在具体情况去具体弄,不给我们喊口号,因为他自己偏生最乐意折腾穷喊口号的人。他过去的一个学生发了财,一次请吃饭,感慨到现在读书清贫、学生不易之类,问骆玉明现在的学生中,是不是有人需要资助。结果骆玉明接口就说,“你身上有多少钱,都拿出来吧。”那个阔学生收不回话去,只好愣生生把钱拿出来。骆玉明往里再贴进去一些,分给了在座的几个学生。读书自然清贫,没啥好遮掩的,日子却照样能过。当然,有人愿意俭自己、匀富贵,骆玉明也是万分支持的。叫嚷着的人从来不知道如何往里收一点。

调子高不如动手做。俭之于现实,不过践行二字。骆玉明以为说得再好再深刻,不如简单实在的当下可行。行动大小,出身贵贱,囊中多少都是次要,量力而为就是。

俭之于历史却更为复杂,那个纷繁年代里的人所知所行传到现在,已经遗失了太多层含义。“现在人只知道颜回之俭。”骆玉明说,“你以为俭就是简朴,就是艰苦朴素吗?那你就太单纯了。我来给你说说公子重耳。”

愈是远大,愈须收敛

子玉想一刀砍了重耳时,楚成王急吼吼地阻止了。

“晋公子重耳广而俭,文而有礼。跟随他的人肃而宽,忠而有能力。而现在的晋侯则待人刻薄。内外的人都厌恶他。将来姬姓的诸侯,就要靠晋公子重耳来发扬光大了。这是天意,违背天意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的。”

这话说得多好啊,骆玉明越说越觉得自己实在是喜欢重耳。

志向远大的人从来一抓一大把,但像重耳这样志向远大的同时还懂得约束与收敛的人古代见得不多,现代剩得更少。“俭是什么?克己,约束,矜持。”骆玉明看着那些整天飞扬跋扈的野心家就脑袋疼,“温良恭俭让,你说俭是节俭,那它跟温良恭让不就不合拍了吗。它说的是德性,收敛的德性。”财也好、欲也好、自个儿也好,把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收干净,敛住人心。

作为一位一直处于奔跑中的霸主,这位后来的晋文公颠沛流离,过得惨兮兮的。骆玉明对重耳如何地“艰苦朴素”没啥兴趣,反而喜欢啧啧赞着这人明明胸有帝王的沟壑,看起来却填满了佚士的煤渣渣。“广而俭”的晋公子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风士。一个在政治上有很大智慧的人首先是广大的,但是同时是不夸张的。

君子之俭,远大而收敛。

收到最后就是空无

这样想来,一提到俭就想起颜回的人们不免思窄,骆玉明说得自个儿都乐了,“花钱花得少就叫做俭,这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的。”收敛是过程,空无是目的。

骆玉明在自己书中提起了《坛经》里那个著名的“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故事。唯物主义者对它批判杀伐得太绝对,和尚们又解释得太复杂。骆玉明干脆两边都不理,不过是个人生减法的道理,怎么大家就那么不明白?减减收收,到最后就是空空的“无”,骆老深谙老庄思想,把无执无失看得透透的。“世间有无穷的是非,无穷的争执,还有无穷的诱惑,人不能不在其中走过。要全然不动心也许很难,但若是处处动心,那恐怕要一生慌张,片刻也不得安宁。”

无为有处有还无。

骆玉明挺淡定地说,“心胸宽广的人,会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能明白这一点,他就会理解别人,不至于在这些琐碎的利益上去争执。”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花团锦簇,往外一看,与人无忧;拨开一看,干干净净。这种看似丰满实则极简的人生,却不是易得的状态。

把人生向里收,收到内心空无得放不下一丝执着与欲望,那些个远大志向自然不会飘飘忽忽张扬在空中。落了地的志向,被收着内心的人踏踏实实地从日子里过了出来,才叫真正的远大,而无我到极处的践行者,就是伟大的人。某一天我们真的参悟了“广而俭,繁而清”,某一天我们过海关时也能像甘地那样对着安检员说:

我是贫穷的托钵僧。

我有纺车、教养院的饭钵、羊奶罐、

几条破旧的毛毯、毛巾,

以及再普通不过的板凳,

仅此而已。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骆玉明 文人清骨 老百姓 叫嚷 收敛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