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被肖邦夜曲挽救的钢琴家

2012年02月08日 11:3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叶智广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索尼发行的原声碟,编号:SK87739

电影《钢琴家》中的钢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作品。电影原声中共收了11首曲目。

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别为:升C小调(1830),E小调作品72之一,C小调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叙事曲,第2号F大调作品38和第一号G小调作品23。第六首是华尔兹No.3A小调作品34之二。第七首是前奏曲E小调作品28之四。第八、九首是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作品22。

以上曲目由波兰著名钢琴家亚努什·奥莱依尼查克钢琴演奏,管弦乐部分由波兰国家华沙爱乐乐团演奏。

第十首《Moving to the Ghetto,Oct.31,1940》是唯一一首非钢琴曲,作曲是与波兰斯基经常合作的波兰电影配乐大师作曲家沃依切赫·基拉尔。

第十一首是斯皮尔曼本人在1948年华沙录制的肖邦《玛祖卡,作品17之四》(Mazurka Op.17,No.4)。因为是历史录音,所以效果不是最好。

1939年9月2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华沙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正沉浸在演奏中,炸弹巨大的冲击波把他击倒在地,中断了演奏。纳粹德国入侵华沙了。这就是影片《钢琴家》开场一幕,他演奏的就是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

夜曲nocturne自拉丁语NOX演变而来,罗马神话中的“司夜女神”诺克斯。19世纪的夜曲是旋律优美、富于诗意的抒情乐曲,类似无词歌,用以表达较为深沉的内涵,因而略带有忧郁的情绪,始创者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他的夜曲还有天主教会的“夜祷”的含义。约翰·菲尔德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肖邦一生也写了21首夜曲。肖邦把菲尔德“朴素的牧歌形态赋有宗教气息”的夜曲“展拓、提高融进戏剧气息、激情使之更为壮丽”。肖邦的乐迷都知道绝大部分唱片(包括那套RCA公司发行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全集11碟)都没有收录这首升C小调夜曲。这首曲子和C小调夜曲都是在肖邦的遗物手稿中发现的,所以这两首都没有作品编号。

升C小调夜曲作于1830年。当时20岁的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赴法深造,途中得知11月华沙爆发反抗沙俄起义使他有种预感:再也回不了故国!事实也的确如此,直至他长眠巴黎拉雪兹公墓,再也没能回过魂牵梦萦的波兰。

片中升C小调夜曲第二次奏响是在影片结尾。战后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重返华沙广播电台,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就像斯皮尔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那样:“五年的时间,对于这首升C小调夜曲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扰了一下。”

战争接近尾声,整个华沙被战火化为一片废墟,斯皮尔曼像鼹鼠一样躲在一幢尚未完全摧毁的房子里,就在这里奇迹发生了。他遇到了一名德国军官,得知他是名钢琴家时要他弹奏以证明,斯皮尔曼战战兢兢在一架严重走调的钢琴前坐下,一番凝神屏息之后一串音符在他指尖流出,军官慢慢地在一旁坐下……一曲终了,德国军官把随身携带的食物留下,直到战争结束前的几个月里,军官多次给斯皮尔曼带来面包和大衣,最后一次是在1944年12月12日跟钢琴家道别。这名军官的名字是维尔姆·霍森菲尔德,1952年死在俄国战俘营。影片中导演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在斯皮尔曼的回忆录中他为这名军官弹奏的是升C小调夜曲,影片中弹奏的是叙事曲第一号G小调作品23。

在影片中,观众看到的钢琴演奏的特写镜头都是波兰钢琴家亚努什·奥莱依尼查克的手。在这张原声中他弹奏的钢琴是肖邦生前使用的普利耶尔(Pleyel)。肖邦特别喜欢普利耶尔钢琴那“如歌”的声音,这台钢琴一直伴随着肖邦直至去世。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钢琴家 肖邦夜曲 小协奏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