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外国人冬天也一样穿秋裤吗?

2011年12月26日 14:46
来源:果壳网 作者:康雅玫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老外真的这么倔,宁愿冷也不穿秋裤吗?

为了照顾不同的语言习惯,我们决定先介绍一下秋裤是什么:秋裤又叫衬裤、棉毛裤,是穿在外裤里面用来保暖的棉质或者化纤长裤,长度一般到脚踝。与之配套的“秋衣”,袖长一般到手腕。在英语中叫做“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

编辑老猫在加拿大的阿姨表示她和姨父得穿秋裤,他表弟却经常穿着单裤到处乱窜。

其实,无论中国外国,穿不穿秋裤受温度差别的影响很大。我们分析了淘宝网上秋裤的销售情况。为了消除不同地区服装产销的差别,我们采用不受环境影响的男衬衫作为参照。经对比发现,北京地区销售的秋裤与男衬衫的比例是江浙沪地区比例的2.72倍。也就是说,在销售出同样多件衬衫的同时,北京销售出的秋裤远远比上海多。

和同纬度国家比寒冷,其实对国人很不公平——从上面的全球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受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要明显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所以公平起见,我们选出了一些冬季平均气温相近的城市:北京的冬季温度与俄罗斯海参崴和莫斯科、芬兰北部一些城市、加拿大魁北克和蒙特利尔地区、冰岛雷克雅未克、以及美国底特律、安克雷奇大体相当——看上去就很冷;而冬季温度和上海接近的城市包括仙台、德黑兰、雅典、波尔多、都柏林、亚特兰大与西雅图等,显得更适合人类居住。

经过网络调查和个例访谈,我们发现在冬季温度与北京类似的城市里,秋裤的接受程度明显比温度与上海接近的城市高:虽然寒冷的美国东部城市底特律也排斥秋裤,但是在莫斯科和魁北克,秋裤依然有一定的市场;而亚特兰大、西雅图、波尔多什么的,秋裤的确很少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冬季温度大致相当的地区,欧美人穿得普遍比我们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室内供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如果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很暖和,路上稍微冷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莫斯科的气温与北京接近,有时候甚至更冷一些,但是去过莫斯科的人都感觉那里更暖和——因为在莫斯科,中央供暖可以把室内温度维持在25℃上下,这比北京的18℃要高出不少,而且莫斯科有着温暖而高效的地铁系统;在德国最北部的港口城市基尔,分五档可调的暖气常年供应,呆在室内的话不穿衣服也成;瑞典与芬兰也有25℃的暖气供应,而且那里的公交车十分准点,可以免去在寒风中等车的痛苦;在美国,虽然室内供暖的温度一般设定在15℃以上,但是那里私家车的保有量很高,在室内-车-室内这种模式下,秋裤的确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相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区,虽然室外温度只是零度上下,但由于没有暖气供应,所以冬天往往穿得比北方还臃肿:老家在长江以南的果壳网编辑老猫表示,每年春节回家,他在室内保暖的标准配置是秋衣秋裤、两件毛衣、一条毛裤、一件棉袄(或大衣)和一条小被子。

因此,在美国,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用到秋裤,但是在那边秋裤并不像《您穿秋裤吗》文中说的那么难买,亚特兰大的网友但丁表示秋裤大超市就有,虽然样式没有国内这样多。秋裤在美国主要是在冬季户外运动时使用的,例如说滑雪、登山之类,它的使用频率就像是国人的军大衣,很少有人会穿着它上街。而说到军大衣,北欧站岗的士兵们可是穿得无比厚实,都是真皮真绒,一点儿也不含糊——这进一步说明,在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的时候,欧美人也是少不了保暖的。

在瑞典,当地人明显比中国留学生扛冻,而相对中国人,非洲留学生穿上大羽绒服的时间更早。而人种差异对抗冷并没有影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黑人与白人的穿衣厚度没有显著区别。这些事实说明了冷是可以被适应的,果壳网一名自北欧留学归国的编辑就表示,她现在明显比出国前抗冷。(关于芬兰人对冷适应的给力笑话, 请点击这里。)

当然,从众心理对大家对服饰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国家,穿太多的人往往被看作抵抗力低下没有活力而被同龄人嘲笑,而且厚厚的冬装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所以很多年轻人宁愿咬牙忍着,也不愿意多穿那条秋裤。国内一些时尚圈的人士也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不穿秋裤,也不接受秋裤。

但其实在北方,大部分人穿着秋裤是有必要性的,毕竟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供暖体系比不上国外,而且很多人不得不在寒风中苦苦地等待不靠谱的公交车。再者,也没有哪个同事同学因为你穿了条秋裤嘲笑你一整天,在这种情况下,真的没有必要那样要风度不要温度,保持舒适还是很重要的。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冷适应 穿毛衣 纬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