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读懂聪明人

2011年11月10日 10:4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何永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 何永炎

读书读人,总能遇着聪明人。

台湾过去有一位极有才华的艺术家,自命为“赵二呆”。他说:“世人皆聪明,为何我不呆!”意思是说,世间的人都自诩为聪明,我只好是呆子了,如果世间的人都是呆子,那我也只好聪明了,这是“独醒者必有独行”的生命态度。

但赵某为什么不称“一呆”而叫“二呆”呢?他自己说:“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真正的呆子,和他们比起来,我只是二呆而已”。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被称为当代草圣的老乡林散之,自号“三痴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曾有一次机会与他面对面“笔谈”(他两耳失聪听不清别人说话),我问道,你是哪“三痴”?他写道:“平生为癖诗书画”,这恐怕是“三痴”的由来。在诗书画艺术上,林散之“大力煎熬八十年”,这八十年该要付出多大的“痴劲”!他说,不痴的人,大抵是被自己的“聪明”误送了一生。因此,我说,林三痴又是极端聪明的人。时时刻刻觉得自己是聪明过人的人,这滋味一定不好受,就像是置身于一种永恒葬礼之中。

大璞不琢。也就是说,真正的美玉往往是以朴实无华的粗陋质地呈现于人们面前。说自己痴的,往往是率性而为、不受羁约的聪明人的人生哲学。就以魏晋年代“竹林七贤”中阮籍与嵇康为例来说吧,

比如那个阮籍,“容貌环杰,志气宏放,傲然自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当其得意,忽记形骸,时人多谓之痴。”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阮籍的魅力不是表现为“聪明”,而是表现为一种“痴”,其特征是率性而为,即依照自己的兴致来支配生活,而不是他律的生活。一个“痴”字可谓说尽了阮籍的魅力与魄力,也道出了他有一颗真正聪明的脑袋。

魏晋年代被称为“痴”的人很多,然而,正是这种率性而为的“痴”才烛照生活,使生活跳出平庸,爆发出趣味。我们看《晋书·嵇康传》中说嵇康“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嵇康追求自己的生活旨趣,并且想与古代的高士神交,以脱离尘世之浊秽。这里,并无功利的目的,留给自己的,只是本身的心境与感受。它可以使自己从索然无味的社会人事与官场庸俗中解放出来,而得到沁人心脾的美感。更主要的是,在自由自在的山水自然与宇宙的造化之中,他们发现了自身的猥琐与微末,从而在观照自然的同时也反观自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以追求与自然同在的永恒。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聪明之所在。

魏晋名士的特立独行都有藐视王侯、不畏权势的特点。他们不随俗、不媚俗,不与“潜规则”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志”,保持人格完整,心灵自由,方显其风骨之可贵。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化、官能化、功利化、表相化,人们某种淡然自处的品质正在消失。现在,不少人整天被聪明包围着,聪明人夸赞傻瓜,傻瓜也夸赞聪明人,双方都感到同等的快乐。

平生阅人无数,如今算是读懂了聪明人:行走在巅峰上,享受鲜花、掌声、成就,用一句当今流传甚广的格式化套语“神马都是浮云”来描述其实很合适。因此,一个人只有到了忘怀所得的时候,才会弄清人生真正的价值并不在那些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东西。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聪明人  阮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