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英文版《废都》翻译完成 “□□□□”被保留

2013年08月07日 08:43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李宁

今年,离陕西作家贾平凹完成他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废都》正好过去了20年。近日,这部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小说英文版翻译完成。据悉,翻译工作是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宗锋和英国学者罗宾共同完成的,整个翻译过程历时三年,目前他们正为争取小说在年内出版而努力。另据胡宗锋透露,对于英文版《废都》的翻译,从始至终,贾平凹只提了一个要求:“翻译时,原文一句也不要删。”

其实,在《废都》几度出版的过程中,是否为“删节版”一直都是不少读者关心的问题,其原因则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一年,贾平凹的《废都》完稿之后,最先在《十月》杂志连载。

一直以来,《废都》都被形容为一本“世情小说”:它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西安的当代生活为背景,以“闲散文人”庄之蝶与几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的起居生活穿插其间,宛如一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风俗画。小说面世后,一方面以其对世俗生活的深入关注和精确临摹而获得赞誉,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弥漫其中的颓废思想,特别是性描写而引起广泛争议。

虽然《废都》在1997年就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但直到21世纪初,该书才再版,这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大事件。在新出版的《废都》中,1993版中惹人浮想联翩的“□□□□(此处作者删去××字)”,经由贾平凹本人同意,改为省略号。与之前相比,这版《废都》在半年内的销量约20万册,用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的话来说“是个既不错又平常的销售量,这就是成熟了的中国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

据悉,此次英文版的《废都》是以1993年出版的《废都》为蓝本,“□□□□”也将被保留。

感悟人性、体会语言之美、直追《红楼梦》

据贾平凹后来回忆,在他最困难的那年,季羡林先生曾经做出过这样的预言:“《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彩。”20年过去了,现实正像季羡林先生所言,当初《废都》中所预言的很多事情,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了,而那种深层次的迷茫和浮躁,也正是时下不少人的心态。

其实,除却《废都》的预见性,仅仅是站在文化评论的角度,业界赞赏者也是非常众多的。曾任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董子竹曾赞其为“人类文化精英求索人性底蕴的‘离骚’”,而书中“每一次性描写都是人性的一次大拼搏,都是人类本有功能的大曝光,都是人性的一次大悖论,既是人性的大升华也是人性的大堕落”。

同时,贾平凹在《废都》中展现出的人物刻画功力、已经达到美学高度的语言和意向组合也历来被称道———庄之蝶,表面上不喜欢拘束、洒脱、学识渊博,然而,古城墙夜里的埙声诉说着他内心深处无处化解的孤独———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就曾以“纯美”一词来形容《废都》的语言之美。

作家、文艺批评家蒋泥则称:“假如不计较人物的真与伪,单就语言、景物描写和作者对女性人物局部的动作、心理上的体察、感觉论,可以直追《红楼梦》,是典型的明清白话文。”通篇白描但话里有话,好得没法翻译

《废都》英文版完成的消息一经公布,很多老读者都开始分享自己当年读《废都》的经历,其中自然少不了回忆《废都》一书难求的盛况和那些惹人联想的“□□□□”,但更多的忠实读者,还是更愿意分享《废都》的吸引力之所在。

除了故事性和弥漫其中的颓废,小说所描写的那种繁杂的世俗生活细节也是读者津津乐道的对象。在谈到《废都》的语言之美时,有网友用“好得没法翻译,是一种纯正端庄、含英咀华的汉语之美”来形容,而对于当时出位的性描写,网友觉得“现今看来只是平常,晚八点的电视剧随便一部,其台词都要‘很黄很暴力’得多”。

《废都》因性描写被争议已经是过去时了,当年争论的焦点在今天甚至已经难以成为宣传的噱头。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忘不了这个从喧嚣走向衰败和悲凉的故事。 (李宁)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废都 感觉论 翻译过程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