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七成人不会写“癞蛤蟆” 网友:认的字还给老师了

2013年08月05日 10:27
来源:新商报

桀纣、拾掇、攥拳头、枭首示众、未雨绸缪……如果让你手写这些词语,你能写对几个?2日晚,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央视主播郭志坚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令人惊讶的是,小选手中有“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遍”,能正确写出“枭首示众”、“荦荦大端”的学霸,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却一个个“提笔忘字”,好像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热点话题

现场一只“癞蛤蟆”难倒七成人

听写比赛节目,美国的《National SpellingBee》(全国英语拼写比赛)算是鼻主。这档节目从1925年开播至今,近90年长盛不衰。

虽然晚了近一个世纪,但此番央视祭出最强阵容:总导演是多次担当春晚导演的金越,主考官都是代表着“中国最权威、最标准”发音的央视新闻主播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学生组成的32支代表队参赛。各队5名选手,都是年龄在14岁上下的初二学生。赛制也够残酷,只要你写错一个字,就要下台了。

纵使这些学生都是各省牛校里的佼佼者,在现场依然频频上演“提笔忘字”的尴尬:有的把“咋(zé)舌”写成了“咂舌”,有的把“髋关节”写成了“宽关节”,有的不会写“瓮中捉鳖”里的“鳖”字。

“间歇”、“熨帖”、“黏稠”,这些生活中的常用词,提起笔来却让人犯难。“熨帖”一词,成人体验团只有10%的正确率。“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还有“间歇”这个常用词,很容易辨识,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生僻词出现时,错误率就更显惊人。

要做对听写,还需要有一定的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知识。“图们江”是吉林省东南边境一条河流的名称,看起来很简单的三个字,不仅考住了小选手,在场的成人们也无人写对。“沭河”、“颠茄”、“猢狲”等词,更是让在场观众们“想破了脑袋”。

思考“手写汉字”重拾不易

看完节目,上班族们,愁了。“别只是在微博上怀念上学的美好了,真让你再体验把课堂听写汉字的紧张与快感,你们有能写对多少?”网友“hold不住”微博发问。跟帖者们纷纷感慨,键盘敲击声渐渐取代了书写,就慢慢忘了如何去表达汉字之美了。

而语文老师,乐了。此前他们总在担忧,怕以后人们汉字的水准,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

这一点,浙江代表队语文老师苏云生深有体会,“每次做听写训练,错别字泛滥一届比一届严重。如果要求手写作文,更是错字成篇。”

更有语文老师抗议,“高考竞赛加分,五科竞赛中没有语文;高校自主招生,几乎都不考语文;学生忙着考雅思、托福,母语真的过关了吗?”

不过,苏云生也表示,在网络时代,随着掌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手写汉字”重拾不易,“就连我们上课都是多媒体教学,但除了材料展示,我会尽量多写些板书。课后作业特别是作业,也要求必须手写。”

为了让孩子们主动亲近汉字,苏云生曾策划了“行走在消逝中”活动,有几位同学不约而同想到了书信。她顺势引导孩子,提笔给朋友写封信,平时多看看纸质书,墨香会比冷冰冰的电子屏美妙。

“比如这次比赛,孩子们写着写着,就会感叹,哇,这个字好美啊。”在苏云生看来,这是个好信号。

同时,古语有云:见字如见人。指的是看一个人的写字水平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内涵、修养和文化水平,“有个孩子听写很厉害,比赛后,裁判员老师就拉住他,对他说,如果再练得一手好字就更棒了。”苏云生说,首场比赛后,选手们自己都说,不论谁输谁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

链接这些汉字你会写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部分词汇回顾)

尥蹶子liào juě zi

貔貅pí xiū

荦荦大端luò luò dà duān

斧钺汤镬fǔ yuè tāng huò

炉箅子lú bì zi

镪水qiāng shuǐ

咋舌zé shé

神龛shén kān

万目睚眦wàn mù yá zì

兄弟阋墙xiōng dì xì qiáng

微博热议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不仅现场大观众们跟着小选手一起比划,许多网友也在微博上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或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进行热议。

网友JL-SUMMER表示:“看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突然觉得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Violet要从女汉纸变成软妹子”很悲伤:“我也试了下久违的听写,还了一半给老师了……”

有网友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太难看”。还有人说,“平时连菜单都写不好”,“习惯了电脑打字,输入法自动组出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很惭愧!”许多人表示:“看完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文盲本质”。网友“怜冰儿”痛定思痛,表示要再读一遍《现代汉语词典》。

延伸阅读

“识字王”是如何炼成的

周五首场“征战”的是浙江、河南、贵州、新疆四支代表队。挺到最后的刘浥尘,让由杭州外国语学校选送的浙江代表队杀进半决赛。首期节目结束后,刘浥尘的“大师”名号众人皆知。

许多女生在微博花痴,“大师,我好崇拜你呀。”

其实这个外号,是他的语文任课老师苏云生“笑话”他的。每次写完作文,挺有文学天赋的刘浥尘都自觉“很有大师风范”,每次得不到最高分都要追着老师评点作文,总让苏云生很头疼。

这股寻根刨底的拧劲儿在语文课上更加泛滥。“比如我讲到古代官级,说左迁意味着贬官,右迁意味着升官,还找了很多史据来证明,只有他会跳出来说,老师这里有个特例,左迁是升官……”怕被刘浥尘问倒,苏云生总要在课后翻阅大量资料。

如今想来,他的走红,正是“咬文嚼字”的功劳。

所以当记者提到天赋和记忆力,苏云生并不认同,“其实没有捷径,全靠平时积累。”

刘浥尘的阅读面连授课几十年的语文老师都很佩服。

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核苷酸”,是个很少见的化学名词,他曾在一本科普杂志上看到过,就记住了。

“后面的决赛中,还有一个笔划巨多的词叫‘清癯’,形容人清瘦,是我读金庸的《神雕侠侣》时认识的。”刘浥尘说。

当然,他还有死磕的蛮劲。苏云生要求所有队员把《现代汉语辞典》翻一遍,唯有刘浥尘,不论会写不会写,把1700多页所有词条都手抄一遍。

小伙伴们带去北京的所有纸笔,全部写完,只能互相出题“刁难”。另一位队员陆佳蕾告诉记者,她也考过刘浥尘“尥蹶子”这个词,“我们会用各种生僻字、难词互相取绰号,叫着叫着就记住了。”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网友 癞蛤蟆 苏云生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