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导演回应纪录片《京剧》纰漏 自嘲“脑子被驴踢了”

2013年06月24日 0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超

专家观点

  钮镖 文本问题基本解决

  戏曲教育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代表性人物钮镖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他也是纪录片《京剧》修改版的总顾问。钮镖说:“这个修改版主要是文本上的改动,基本上一些硬伤解决了,整体没有太大问题。”

  谈到网友、戏迷对于纪录片《京剧》的争议,钮镖认为,这本身对京剧来说是件好事。他说:“要没有争论,就说明真的没人关注你了。”在他看来,语言的修辞风格,画面的整体感觉,这是一个导演个人的选择。

  如果再有纪录片导演想拍京剧,钮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回顾京剧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它跟中国整个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是紧密集合起来的。要是真的有导演再想拍,可以按照这种时间顺序入手。”

  钮镖认为,京剧的发展变化总是跟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联系在一起,如果能拍出这一点来就不错,“短短的八集容量对京剧来说,肯定是不够的,它只能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东西展现。”

  傅谨 不要带着猎奇心态

  戏曲理论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录片《京剧》的播出可以看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认为主流媒体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传统京剧艺术上,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他说:“京剧引起各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现,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起到了效果,如果是10年前、20年前播放这样的纪录片,观众可能就换台了。”

  谈及片中的一些硬伤,傅谨表示很遗憾。看过全片之后,他发现很多硬伤是出现在文本中的,而专家口述的部分基本没有问题,“这说明问题还是出在撰稿或编审身上,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很多资料值得编导借鉴了,像《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等大部头的书,论述很详尽,编导用心查阅一下就会避免很多语言上的错误。”

  问及如果有导演再拍这样的纪录片有什么建议,傅谨表示,像《京剧》这样的呈现方式本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避免“猎奇”的心态来看待京剧。他说:“我不太认同这么一种观点,说戏迷喜欢的京剧元素,普通观众就不会喜欢,这是没有依据的。京剧的魅力,来自它本身的一些特质,这些当然也能感染普通观众。”傅谨称单就他本人来说,还是比较认可蒋樾之前《粉墨春秋》的拍摄方式。

  记者观察

  争议之后且慢归于平静

  “十年前,我拍《粉墨春秋》的时候,像是一把剑掉进了池塘里,激起了一点水花,然后悄无声息地落入水底了,而且还是在黑夜中。”蒋樾接受采访时,这句话印象颇深,除了这与纪录片本身追求华丽、追求诗意的感觉相符,其中也透露出他对京剧、对纪录片弱势地位的无奈。

  这种情绪会传递到他对《京剧》总体风格的把握上,以及拍摄的过程中。蒋樾本身并不是一个对京剧痴迷的爱好者,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戏曲学院的经历引起的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在这种情结的促使下拍摄了《粉墨春秋》。

  十年间,蒋樾对于京剧的这种游离的状态,当然也影响到十年后他对《京剧》的把握。在我看来,《京剧》是蒋樾一个人的表达,在这样的表达中,蒋樾把自己放在圈外人的角度,寻找京剧曾经给他带来的触痛,将自己多年来对京剧若即若离的理解和印象打碎了,试图重新融到一个纪录片中。

  这让纪录片《京剧》变得过于碎片化,散文化,也过于随性。这种表达本身是不太被京剧圈内人或者资深戏迷所接受,而蒋樾那些信手拈来的“硬伤”成为一个导火索,在微博上激起了京剧爱好者的猛烈批评,这种批评背后是对纪录片整体风格没有达到预期的宣泄。

  蒋樾到现在还没有注册微博,他说本来以为“江湖”已经消失了,没想到在微博中还是有江湖的。在《京剧》播出的这段时间里,戏迷批《京剧》,影迷嘲《富春山居图》,球迷骂国足,成了一股潮流,近期小说迷对余华新作《第七天》的争议也开始风生水起。

  批评一件事往往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抓住一个硬伤就可以一直骂下去。但是认真弄清错误的来龙去脉却不容易,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相比之下,表扬一件事是更难的,往往需要专业的知识。

  正如钮镖、傅谨两位专家提到的,对于《京剧》的争议本身就有积极意义,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原来京剧有这么多的关注者。这种争议也往往会吸引很多不了解京剧的人开始关注京剧。争议会渐渐散去,但大家对京剧的热情且慢归于平静,对于编导思考和错误根源的探索,应该被更多的后来者所借鉴。

  访谈·纪录京剧粉墨写春秋

  《京剧》播出后,很多网友开始挖掘一些好的关于戏曲题材的纪录片推荐给大家,其中,纪录片《粉墨春秋》和《昆曲六百年》是被提及最多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蒋樾跟这两部纪录片都有密切联系。他是纪录片《粉墨春秋》的总导演,而他的妻子陈丽是《昆曲六百年》的总导演,陈丽还是纪录片《京剧》的采访导演。

  抛砖引玉引来板砖

  蒋樾说:“十年前拍《粉墨春秋》时,我和段锦川几个就是抱着抛砖引玉的态度,希望有更多的人做或者看这种片子。十年过去了,我们又拍了《京剧》,还是抛砖引玉。对我个人来讲,实现了还想把京剧推向公众平台的想法”。不同的是,这次蒋樾和他的团队还引来了不少板砖。

  这当然也不能怪网友,因为《粉墨春秋》与《京剧》这两部纪录片在风格上确实有着很大区别,要不是其中混用了不少京剧名家和专家的采访镜头,还真看不出是同一个人拍的。在豆瓣网电影频道的评分中,《粉墨春秋》高达9.2分,而《京剧》只有7.1分。在这十年之中,蒋樾对于京剧的理解,对于纪录片的理解,真的退步了吗?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认为,中国的纪录片整体来说还处于粗放时代,“片子本身确实存在硬伤,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拿到数据来做以下比较:之前的中国纪录片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硬伤?《京剧》硬伤的比例是不是最多?这也将会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下一个课题。据我了解,《京剧》的几位导演是国内范围里最严谨的纪录片导演,他们绝不会想着简简单单做个片子就好。”

  十年间游离京剧之外

  在198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之前,蒋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校对。刚进学校时,不怎么了解京剧的蒋樾差点被校园传来的锣鼓点给敲出去,自己甚至一度想退学。一场演出让蒋樾逐步改变对京剧的态度,“我那时在广和楼剧场看了一场冯志孝和袁世海合演的《将相和》,演员对于人物的理解所传达出的情感,一下就把我给镇住了。”

  大四毕业时,蒋樾在一个村里体验生活写了一部现代戏。这部戏开场就是村支部书记死了,当时中国京剧院的老编剧给予了肯定,但是蒋樾没有留下。

  后来蒋樾去了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开创了“讲述老百姓身边自己的故事”。之后蒋樾与京剧渐行渐远,直到2003年开拍纪录片《粉墨春秋》。

  京华时报记者问蒋樾从拍《粉墨春秋》后的十年,是否还在一直研究京剧。蒋樾坦言,虽然上大学时有过在戏曲院校学习的经历,但自己不是资深的京剧爱好者,在这十年中没太做过与京剧相关的东西,“也很少看京剧了,有时候有好的演出,比如于魁智、杜镇杰他们的,朋友就叫着一块儿去看。”

  不过,蒋樾认为,他对于京剧的思考在这十年中是一直持续的,决定再拍《京剧》,也是难以割舍心中对京剧的那种情结。“十年前,我拍《粉墨春秋》的时候,像是一把剑掉进了深水里,激起了一点水花,然后悄无声息地落入水底了,而且还是在黑夜中。”蒋樾对于纪录片的弱势,对于京剧落寞的主观情绪,也不自觉地渗透到拍摄中。

  在制作观念上有妥协

  从《粉末春秋》到《京剧》,蒋樾坦言在观念上做了很多妥协,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妥协不是说不坚持,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去接受它,原来的《粉末春秋》是香港商人投资,《京剧》则是与纪录片频道合作。”

  蒋樾表示,在形式上,十年前《粉末春秋》是用一个口述的方式来讲京剧。十年以后,他不想再重复做一个口述历史,“在《探索发现》栏目,有一期做过一个统计,如果电视上播放人物口述的画面超过30秒,大多数观众就会换台。”

  在内容上,蒋樾没有完全按照京剧历史的时间顺序走,而是选取了京剧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他说:“陈晓卿拍《舌尖上的中国》,他可能不如一个厨师拍得专业,但是让观众记住的画面往往不是那些美食,而是美食背后的这些人和故事,他们是怎么抓鱼的、怎么刨笋的。”

  蒋樾称他所做的这种妥协,目的是为了让京剧被更多的普通观众所接受。实际上他是很纠结的,“《京剧》引来这么高的关注度和争议,可能会影响到我以后的纪录片创作,除了京剧戏迷的批评,有很多独立纪录片导演不理解我,这也是让我很难过的。”

  记者田超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京剧 京剧元素 修辞风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