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称文学评论界欠“良心”:评论家四处拿“红包”
“《纽约时报》一篇书评可以决定一本书的销量,我们当下有那么多走红的批评家,为什么文学评论却没有起码的社会信誉?”昨天,在文学报社主办的 “创作与评论如何良性互动”作家、评论家对话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主办方将议题定为 “创作与评论如何良性互动”,意在对时下文学评论遭遇的两种反映作出调和——要么被评论者情绪反弹严重、意图揣测评论者动机;要么评论石沉大海、没有反馈。对此,《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指出:“互动不难,难在对‘良性’的判断。”
评论家四处参加“红包”研讨会
等于让作家“养”着
“我想写一篇文章叫《批评家的职业伦理》,题目写好了,敲在电脑上20多天,所有的逻辑环节也都想好了,没有写。”河北作家、评论家陈冲说,很多评论家四处参加“红包”研讨会,等于评论家让作家“养”着,“当批评不成为一种职业时,如何去谈职业伦理?”
“什么是良性互动?一团和气是否就叫良性?”肖鹰指出,当下批评的现状恰是一团和气造成的恶性互动。“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文学创作变成了普遍性的商业化生产。对别人的作品挑刺,就是砸别人的‘饭碗’,特别是一剑封喉式的批评,不仅作家要跟你拼命,作家背后的财团也要拼命。”
“批评家就要作为文学创作的检察官,替读者负责,这才是良性互动的原则。每年4000多部新的长篇小说,没有靶标精准的评论,读者如何有能力去鉴别、选择?为何国外的文学批评这么有信誉?他们的评论家是专栏作家制,评论家是被媒体‘养’着,而对媒体负责的背后就是对读者负责。有良知的批评家,应该对读者负责,对文学发展负责,说得崇高一点,也是对文学史负责。”肖鹰说。
评论家吃同碗饭彼此熟悉套路
何不先把“假面”戳穿
上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提出三个有趣比喻,“一种互动是‘狗性互动’,喧嚣如狗吠一般;一种是‘狼性互动’,互相撕咬;还有一种是‘猫性互动’,互相抚摸。作家和批评家之间不应该是‘狗性互动’,也不该是‘狼性互动’或‘猫性互动’。良性互动应是良心互动,这个‘良心’是对读者的良心、对作家的良心,也是对批评家自己事业的良心。”
肖鹰总结评论界欠缺“良心”的四怪状:一是造谣诽谤;二是无耻吹捧;三是欺行霸市,“我的作品你不能谈,我捧的角儿你不能踩”;四是党同伐异,现时很多作家作品得通过一个作品研讨会来提升和 “洗礼”——无论吹捧或打击,以组织研讨会形式呈现的团伙式批评都逾越了批评底线。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补充说,团伙式批评还有一种形式——一位导师带着几个学生形成的团伙,“这种情况更可怕,但的的确确在高校中存在”。“如果作家和评论家做到‘良性互动’有些难,评论家之间不妨先互动起来,大家操同一种语言,吃同一碗饭,彼此熟悉套路,就该来个‘良性互动’,把很多‘假面’戳穿。”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