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莫言对话91岁杨振宁:得奖后我成了被研究的科学对象

2013年05月16日 07:57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路艳霞

昨天,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91岁的杨振宁和58岁的莫言之间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莫言则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两位诺奖得主的领域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当他们站在同一个讲台上的时候,老诺奖得主对新诺奖得主充满了好奇,连续抛出五个问题,让台下的观众见识了科学家的无限好奇心,也感受到了文学家的机智幽默。

“如果把爱迪生忽然请回来,在21世纪生活一星期,什么是爱迪生最新奇的?”活动一开始,谈到科学家与文学家在想象方面的区别时,杨振宁突发奇想,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莫言短暂考虑了一下,答道:“我想我们用的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这句回答让杨振宁乐了起来:“我同意,手机比《封神榜》里最奇妙的东西还奇妙。”

杨振宁认为,科学比文学简单得多,文学显然要比科学复杂。他说,科学家往往会对一个问题思考很久,常常是灵机一动才能找到新的方向,并享受着豁然开朗的快意。借着这个话题,老先生第二次发问:“对文学家而言,是不是也有顿悟的时光?”

这回莫言老实作答:“也是,也是。”他解释说,小时候听说门捷耶夫是在梦中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作家也会在梦中和偶然情况下找到灵感。他以自己的作品《生死疲劳》为例,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其实是在参观古代壁画时受到的启发。

话题逐渐深入,杨振宁的提问也采取了单刀直入的方式。第三个问题:“你和我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你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大学教授的儿子,但是我们都走向了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我和美国物理学家得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原来,他想问的是莫言领奖前后的感受。

“我和任何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莫言戏称,自从得奖之后,自己被放在聚光灯下,“变成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他说,“有人判断我这个器官有问题,有人又说我那个部位有问题,大家干脆不把我当人了!”至于自己领奖时的感受,莫言这样说:“我没有想什么,我是个观察者,看瑞典国王、王后,也看他们身后的两个女儿,当然,我也看台下我的女儿、太太。”

对话开始涉及到民族性的问题。杨振宁先是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觉得与其他民族的科学家不同,中国科学家更务实,不容易走极端。随后,老先生把这当做第四个问题提给了莫言。对此,莫言回答,中国传统文化集中表现了民族性,而当代作家无疑遗传了这样的基因。“表现民族性就要研究国民,就要塑造人物性格,寻找到人物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这样会使更多的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眼看着对话进入了观众提问环节,杨振宁依然兴趣不减,抓住最后时机对莫言提出了第五个问题:“你是如何成为讲故事、写故事的人的?”莫言保持着他的幽默之风,他说自己从小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人,而在给别人转述的过程中难免添油加醋。而最后变成了写书人,是得益于上了五年小学,学了500个汉字。他提到,自己辍学之后没书看,恰好手头有一本《新华字典》,于是天天翻看,还背了一些生僻的字,“我书中那些华丽的字都是从《新华字典》里来的。” 记者 路艳霞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莫言 诺奖 杨振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