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者曝《1984》曾是邪教教主的学习材料 照搬洗脑机制

2013年04月27日 08:21
来源:新京报

《一九八四》与我们的未来

作者:阿博特·格里森玛莎·努斯鲍姆等

版本:法律出版社2013年2月定价:45.00元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奥威尔认为作家的写作有四大动机:“自我表现的欲望;唯美的思想和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还事物以本来面目);政治上所做的努力(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帮助别人树立人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

《一九八四》

奥威尔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可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思想自由是一种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被消灭干净,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严密的控制,掌握权力的人们以追逐权力为终极目标并对权力顶礼膜拜。《一九八四》出版之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一九八四》耗尽了奥威尔的全部精力,在1949年该书出版后不久的1950年1月,奥威尔因肺结核去世。

1984年版的电影《一九八四》海报与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的《美丽新世界》,两个作品常被人们放在一起讨论。

企鹅2004版《一九八四》,与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通往奴役之路》。

在西方,对奥威尔的研究是一门显学,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一样,几乎成了一门小型手工业。但是对奥威尔的研究著作,在国内很少被翻译出版。《一九八四与我们的未来》是相当少见的一个例外。这本书里包括了十六位作者,对奥威尔从各个角度做了讨论,其中有些文章彼此观点完全不同。比如一位作者刚宣布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三十多页后就有一位左翼教授声称:“想想死于美国导弹和炸弹之下的南斯拉夫平民”对研究奥威尔深有帮助。同一本书里不同作者隔空互博,这种书有趣就有趣在这种地方。隔着书本你都能想象到在研讨会上这两位作者听对方发言时,撇着大嘴满脸不屑的样子。

□书评人押沙龙

国内对奥威尔的研究介绍很少,所以普通读者对奥威尔往往存在误解。很多人误以为奥威尔是一个反极权的自由主义者。其实奥威尔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反极权是肯定的,但绝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相反,他是一个死不悔改的社会主义者。在1940年的时候,他还呼吁来一场社会革命推翻丘吉尔的反动政府,说只有这样才能打败希特勒(后来他为这个观点道歉了)。在二战期间,他又发表了《狮子与独角兽》,提出奥氏改革纲领。这个改革纲领包括大企业收归国有、穷人富人年收入限制在十倍之内等等。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奥威尔 一九八四 脑机制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