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表演艺术家于是之丧事从简 灵车将绕首都剧场一周

2013年01月22日 08:33
来源:新京报 作者:天蓝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1月20日的突然离世,令北京人艺和戏剧界感到了莫大的悲哀。据悉,虽然北京人艺从上到下都希望为于是之办追悼会,但直到昨日家属依然坚持丧事从简。记者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本周四北京人艺将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届时于是之的灵车将从协和医院开到北京人艺停留片刻,绕首都剧场一圈,让于是之与剧院和舞台告别,也让人艺人做最后的送别。

人艺人将自发送行

记者了解到,于是之生前就反对举办追悼会,认为像追星会一样令人生厌。于是之的家属采纳北京人艺的建议,决定于24日在北京人艺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24日上午9时,于是之的灵车将从协和医院出发,预计在九点半到达首都剧场,绕场一周后,再开往八宝山安葬。目前人艺内部已发出通知,告知相关人士可自行前往送行。于家将举办一个只有家属和内部人士参加的小型追悼会,地点和时间不对外公布。

老伴曾接受本报致敬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之际,在本报主办的“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致敬活动中,于是之的老伴李曼宜女士,曾代表卧病在床的于是之来到现场,接受本报致敬。当时李曼宜从濮存昕等人手中接过致敬证书时十分低调,只说于是之就是个普通的话剧演员,因生病很长时间没和大家见面,很想大家。几句话引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连在场的濮存昕、林兆华和焦晃等都感动落泪。

人艺将办于是之专题展

人艺宣传处表示,近期,他们将举办一系列悼念活动,但截至昨日截稿时间,人艺仍未确定追思会的时间。此外,北京人艺戏剧书店将开设于是之专柜;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将于近日举办于是之专题纪念展览。北京人艺拍摄的专题纪录片《演员于是之》也正在与北京电视台协商重播。

- 追忆于是之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于是之的辞世,还是令话剧界感到痛心。昨日记者采访苏民、林兆华、濮存昕、杨立新、顾威等曾与于是之共事的人艺人,很多往事也再次浮现……

苏民

模仿石挥让于是之开了窍

我跟于是之上中学的时候就在一起。当时我们在业余剧团演戏,他那个时候就很聪明,在这个行业露出才华比我们要早得多。这和他舅舅石挥的影响也有关系。那还是1943年左右,石挥的“苦干剧团”有一次到北京来演出,两部戏,一出叫《秋海棠》,一出叫《大马戏团》。于是之从石挥那儿得到了《大马戏团》的剧本,就扮演石挥扮演的角色——慕容天锡。他完全学石挥的表演,不只是形象像,还有神态、语气,可以说他是从这儿开的窍,唤醒了自己身上的一些能力。

1952年我们走到一起,成立了新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是《龙须沟》让于是之再次崭露头角,后来又演了一出歌剧《长征》。戏里于是之演了毛泽东,他也是第一个在舞台上演毛泽东的演员。当时中央领导,包括朱德,还有很多领导同志,都被请到人艺检验于是之的表演。于是之就“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少年得志”,也让他在表演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非常宽阔的道路。而他的晚年不幸也是令人痛心的。

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于是之是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他的表演是来自生活的积累和勤学苦练,所以描模作样学于是之的演员,没有一个是好演员。要学就要学他的思想精神。

濮存昕

卧病在床听闻《茶馆》竟落泪

于是之先生其实已经非自主生存很多年了,一切都是靠管子在维持,他能这么顽强地生存20年,我都觉得是奇迹。这是因为他生命中有很多不舍,其中有他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他对剧院对舞台的热爱。我最后一次看他还是去年6月份,在北京人艺60周年院庆前两天,我和我的妈妈还有万方去医院看他,当时的于老皮肤很好,健康状况也很好。当时万方说,于老师,我代表爸爸(曹禺)来看你,我们说到《茶馆》,说到院庆,于先生居然眼睛翻了一下,流了泪。这一举动太让人震惊了,说明先生心里仍有剧院和舞台,他们的信息是相同的。其实我们知道,他是不希望观众看到他生病的样子的,这也是后来他退休回家基本不来参加剧院活动的原因。

宋丹丹曾说于是之演的王利发是“伟大的表演”,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他是表演艺术的典范,对我们这些后辈人艺学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刻骨铭心的。记得我还在空政话剧团当演员的时候,是之老师来给我们上表演课,有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演戏没有那么真,演员永远有个自我意识,判断自己对不对。”我当时还不明白他的话,今天悟出来了,这些都是从是之老师那里学来的。

林兆华

曾痴谈《茶馆》找不着饭票

于是之的去世,是中国表演艺术领域最大的损失。我曾说过,于是之、英若诚、刁光覃都是我的恩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根本成不了导演。

于是之在人艺当副院长期间,宁可少演戏,也要抓艺术创作,这才使得北京人艺有了一部部经典。那时赵起扬书记组织我们到首钢,我和于是之、英若诚、刁光覃、蓝天野经常在一起,没事的时候天南海北地聊天、讨论剧本。我也学到了不少塑造人物、结构剧本的知识。

我和他同时做副院长的时候更是无话不谈,亦师亦友。他对艺术的执着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当时每天中午我们边吃边聊,我偶尔喝口酒,他则是咕咚咕咚地喝二锅头。于是之很痴迷《茶馆》,这个戏演出很多年了,他仍然时常在谈人物的自我感觉,总说有些地方不对劲。谈完戏他去买饭,因为还在想着戏的事情,饭票就在他前面而他居然找不到。

于是之由衷地赞同焦菊隐先生“戏像学说”,后来他说话不大清楚时,一定要成立焦菊隐戏剧学校,让我当法人。在我的争取下,最后成立了于是之戏剧学校,很可惜前两年关掉了。不过我们永远纪念他。

杨立新

他是中国话剧的功臣

于是之主持工作的年代,正是北京人艺的青年时代。是他们那一代艺术家奠定了北京人艺的风格,并让人艺逐渐走向辉煌。于是之并非光是演员和行政领导,文革前17年人艺的创业阶段他是亲历者、主要演员。文革后,他又是艺术上的掌舵人之一,北京人艺文革后之所以大旗不倒,和他们艺术上的坚持有绝对关系。所以,于是之对北京人艺、对中国话剧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是中国话剧的功臣,也是中国话剧的亲历者。虽然我们也知道他已经躺在病床上很久了,但如今听到他去世的消息,作为小辈我们也很难过,希望于老一路走好。

顾威

他提出“学者型剧院”

于是之是对北京人艺演剧学派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北京人艺建设“学者型的剧院”就是他提出来的。我当初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年演员,是他动员我当导演,所以才有了我的导演处女作《巴黎人》,为了让我深入体会,他还让我跟随《茶馆》剧组赴欧洲体验生活,认真给我改剧本。如今北京人艺的老先生一个个都走了,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人艺的艺术传统,这才不辜负老先生们的在天之灵。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天蓝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首都剧场 表演艺术家 北京人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