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忆苦:体制里的工作干不了 因袒露弱点才被人信任
-独立思考,真诚对待自己及他人
从湖南卫视到央视,柴静在书中写道,是因为一个人——陈虻。2000年的一天,一个突然的电话打给她,陈虻找她合作个节目。在梅地亚酒店见面时,对方第一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但是才二十出头的柴静说自己很不知道天高地厚,“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20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对方说,“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柴静应道,“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你再说一遍?”……
当陈虻说让她来央视,她第一反应是,“我不去。”原因是“体制里的工作干不了”。结果那年陈虻邀请柴静参加新闻评论部的活动,让她对这个地方有了改观,陈虻拿了一张破纸,让她在上面签个字:“你就算进中央台了。”她狐疑地看了一眼。这连个合同都不是,也没有记者证,没有工作证,没有工资卡,连个进台证都没有。“我们看中了你,这就够了。”陈虻说。
当时招柴静进来是想给白岩松找个搭档,柴静记得第一次见白岩松,一屋子一屋子男同志,挺像面试。后来才知道,白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但是没想到第一期节目就是惨败,“每天节目结尾主持人都要评论,我别扭坏了。按我原来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肯定是不行的,按节目的习惯写,我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都过不了关,到后来有一次没办法,白岩松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
独立思考,真诚对待自己及他人,是柴静为人处世的准则。“导师”陈虻直到生命的最后,才说起当初他选柴静入央视的原因:不人云亦云。在《看见》的序言中,柴静最后写道:“十年已至,如他(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柴静其人
柴静生于1976年,山西临汾人。曾担任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11年,央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担任主持人。2012年底,出版新书《看见》。
写作动机:源于两个“离开”
新书《看见》与柴静目前央视主持的对话栏目《看见》重名,柴静说有些巧合的成分。有人曾提议书名叫《我看见》,但柴静觉得“我”字刻意,去掉直接叫《看见》更自然,随后才发现跟自己的节目名字一样。
从让她广为大众所知的《新闻调查》,到已有近6000万访问量的博客曾用名“柴静观察”,再到现在栏目及新书《看见》,改变看似平淡,但很耐琢磨。“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不再刻意强调职业身份,老老实实“看见”,传递着柴静十年的人生感悟。
柴静介绍,《看见》的写作动机,很自然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第一个是2008年引她入央视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去世,第二个是2009年突然调离《新闻调查》。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写作过程:一次“化学反应”
十年之间,柴静做了几百期节目,写了几百篇博客文章,积累了大量的文字素材。新书《看见》用到了不少柴静即时写下、留有强烈个人色彩与鲜活感触的素材、笔记。有很多出版社曾找柴静想将博客文章结集,但柴静并没接受。她说,5年前、一年前的自己,思考方式、人生观都与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简单的文章罗列,是对文字的不够敬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够诚实。
通过《看见》的书写,柴静再回到过去的场景中,跟所有的采访对象、所有的文章,跟过去那些日日夜夜再发生一次“化学反应”,重新与生活打滚,发现早已忘记了的东西,发现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所以,《看见》呈现了柴静很多节目中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
《看见》一书,厚厚的400多页,20多万字,柴静也很吃惊自己竟然写了这么多。谈到写书的过程,柴静说非常困难,从决定动笔至完成,用了4年多时间,中间停断过多次,有时一停就是半年一年。当她觉得不能诚实对待自己的时候,就不动笔。等待心结慢慢解开,等待记忆慢慢清晰,等待时间慢慢消化。
柴静说这就像一汪水,被一些石头一些坝给拦起来了,水本身又不够多,冲不破。破不了就扔在那儿,等着下雨。总会有一滴一滴雨水,慢慢攒起来,慢慢溢出来,高过这些石头这些坝的时候,就又再流淌出来了。写书对于柴静,也是一个发现自我、唤醒自我的过程。她说,不写作,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