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端午向江湖抛粽子是为纪念伍子胥 而非屈原
23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对外透露称,期限长达十年的《苏州端午习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初稿已制定完成。这也意味着苏州将进入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说到端午向江湖里抛掷粽子,苏州政协文史委的叶正亭主任介绍说,这项活动的起源还在苏州。不过,苏州人民起先并不纪念屈原,而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
相传,春秋末年的吴越之战中,设计建造了苏州城的伍子胥冤死,投尸于胥江之中,吴地百姓哀怜伍子胥的不幸,为他立祠于江边,在民间信仰中逐步奉其为江神、潮神、涛神,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
在2500余年的传承、演变中,苏州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今天,苏州人过这个节,不但有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还要戴香囊、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额头画“王”字、挂钟馗像、悬挂菖蒲、给小孩穿黄布五毒衣裤、着虎头鞋、给孩子手腕等处拴上五色线等。
年过八旬的吴文化学者牛示力认为,其实,端午节的习俗、内涵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还包涵着许多已经远去的东西。
前几年,中国的端午习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端午食俗将端午习俗的起源时间大大推前,叶正亭认为这也是中国挫败韩国,获准申遗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了更好地从核心价值及认同程度的层面上来传承、保护苏州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的制定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了。
据介绍,为期十年的保护规划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前期(2012———2017年)要加大力度保护端午习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营造,保护环古城河以及对胥门、盘门、阊门城墙、胥口、胥王庙的修复和保护。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和完善端午习俗研究以及传承人数据库。在每年的端午时节,举办综合性、地方特色鲜明的以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为主的端午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开设以端午为主题的端午论坛。后期(2018———2022年)则将端午数据库扩展到沧浪区所有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中国龙舟研究会、粽子研究会等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谋求成立中国端午文化研究会。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