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世界最古老面条展出 因地震保存四千多年(图)

■追溯历史:

是谁将这碗面条扔在了4000多年前的青海?喇家遗址为人们讲述了一个辛酸的故事:

4000年前的某一天,在现青海民和县喇家村附近,一个数十人聚居的部落正聚在一起吃饭,突然间一场大地震将所有房屋摧毁,而伴随而来的泥石流将所有人埋在了一起……

“喇家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史前灾难现场。”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指着喇家遗址现场图片说,遗址被发现时,数座房屋内保存着因遭遇灾难而突然死亡的人骨。

朱乃诚告诉,有一位母亲佝偻着身体,张开双臂紧紧抱着孩子,“那种舐犊情深的感情甚至可以穿越几千年来到我们面前。”

地震还保存了一碗珍贵的面条。过去中国人说,马可波罗把面条从中国带到意大利,而意大利人却说,在马可波罗之前他们就有面条。喇家村出土的这碗保存了4000年的面条,以确凿证据证明面条起源中国。

这上的字比甲骨文还早500年

本次展出的在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文字扁壶为泥质灰陶,仅存留口沿及部分腹片,看起来像个军用水壶,但腹一面略平,另一面明显鼓凸。虽然缺损了大半,但因其上保留的文字而有着不菲的身价,堪称宝贝中的“宝贝”。

该扁壶距今约4000年,鼓凸面一侧朱书“文”字,在扁平的另一面亦朱书一字。

朱乃诚说,这个字没人认识,在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目前有多种解读,如命、尧、唐、邑等,但始终未确认为何字。该字从字形上来看,似乎是个跪着的人,“由于很多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即为文献记载中的‘尧都平阳’,因此也将另外一个字解释为‘尧’,‘文’、‘尧’连起来解释,可能是当时人们对尧帝的一种称颂!”

朱乃诚表示,殷墟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陶寺扁壶上的“文”字,证明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500年,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又往前推进了500年。

龙不是传说早期的龙可能是鳄鱼

上世纪80年代,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内,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并出土了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王”墓,其中出土了数件彩绘龙纹陶盘。

本次展出的一件彩绘龙纹陶盘里面用彩绘画了一条龙,龙头部形状很凶猛,有牙齿,身上有斑块,可能象征着鳞片,尾部卷曲着,有点像蛇,也有点像鳄鱼的形象。

专家分析,这象征着墓主的身份和等级,说明墓主是城中的统治者。当时的等级划分已经形成,龙盘可能是当时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

朱乃诚说,很多人以为龙是一种传说,其实历史上真的有龙,从陶寺的龙纹陶盘开始,我国的龙形象开始演变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朱乃诚有一个观点:暂时不要从图腾崇拜的角度去认识龙,也不要从蛟龙、神话、龙有九子的角度来认识它,古代的龙可能就是一种动物,可能就是鳄鱼。

夏代龙形器2000余片绿松石拼成

在被称为夏都遗址的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几件绿松石铜牌饰,这次展出了其中最为精致的一件。

这件绿松石铜牌饰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平面呈长圆形,中间两侧呈弧状束腰,两侧各有二穿孔钮。在铜牌的凸面上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兽面纹,凹面则附着有麻布纹。

本次展览在展厅的显著位置挂出了由无数绿松石组成龙形器出土时的照片,它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长64.5厘米,其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前后,约为夏代中后期。

考古专家称,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以及一批龙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辨识,使得中国“龙文化”遗存从公元前4000年前后至现今的连续发展演变线索得以揭示。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面条 铜牌饰 腹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