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小平新书谈弟弟王小波 经常被家人称“傻波子”

今年5月30日,是作家王小波诞辰60周年。由其兄长王小平撰写的《我的弟弟王小波》,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王小平写了与王小波兄弟二人的童年、成长、青春,也记下了弟弟的死亡。书中首次披露了一大批王小波成长照片。著名史学家、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时的老师许倬云,以《忆小波》为本书代序。

小时候经常发呆,被家人称为“傻波子”;用长竿捅马蜂窝,捅完之后抱头逃窜;看大人们大炼钢铁割伤了手臂;大饥荒时,半夜到人大的枣林偷枣吃……这样的童年,与后来评论界关注的作家王小波的“智性”与“理性”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的弟弟王小波》披露的。

王小平生于1949年,年长王小波三岁,现居美国。对于自己和弟弟的关系,王小平称,“我和小波的关系,在普通兄弟中也不多见。我们好像生来投契,在内心中很少隔膜。套用一个逻辑术语,就是有一种灵魂上的同构关系。”

书中揭示,在兄弟姐妹五人中,只有王小波小时候缺钙,长着缺钙儿典型的桶状胸。“小波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经常闭目塞听,露出一副呆呆的表情,站在同龄儿童中间,十足是个异类,使人怀疑他的脑袋是否有毛病,连我姥姥和我妈都管他叫‘傻波子’。”“小波不论在家里还是家外,从来没博得过聪明的名声。在学校里,他也没当上过好学生。他跟我上同一个小学,比我低三年级,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你怎么不能像你哥一样,门门都是五分?”但是,王小平一直认为他“大智若愚”。

《我的兄弟王小波》中,王小平写道:“小波对自己的心脏毛病心里有数,我猜他早就感觉到自己寿命不会很长,所以他一向散布这样一种观点:人生只有四十岁以前才值得活,过了四十岁,就是一个缓慢的受捶过程(注:云南骟牛的方法)。……他还和一个北京的朋友说:他觉得他要死了。现在想起来,当时他的心肌炎肯定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但大家都没把他的话当真。”

据王小平介绍,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王小波有过灰暗的情绪,觉得自己是一个“蠕虫”,“什么都做不好”。“说这句话时,离他去世已经没有多少天了。他没有抱怨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只是归罪于他自己的无能。他很少抱怨。”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桶状胸 王小平 我的弟弟王小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