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青花瓷》是否民歌引争议 网友:对民歌的亵渎

2012年05月17日 08:16
来源:红网 作者:刘欢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近日,在“一声所爱·大地飞歌”2012民歌大赛南宁赛区启动仪式现场,15年前打造《快乐大本营》、被誉为“快女之父”的著名电视人汪炳文表示,“民歌”是指歌词、谱曲、意境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所有歌曲,只要歌里有传统元素的都算。在这个定位下,包括周杰伦的《青花瓷》,也可以被归入“民歌”。

汪炳文先生是与湖南卫视变成中国最强娱乐频道的过程息息相关的大佬级人物,尽管我非常仰慕他,然而,作为一个对民间文化研究略具基本常识的学子,不能不说,对他关于“民歌”的这种定位,我实在无法苟同。

在我看来,《青花瓷》充其量不过是“流行歌曲”罢了,根本算不是什么“民歌”。为何有此一说呢?顾名思义,所谓“民歌”,是指产生于民间的歌曲,而非流行于民间的歌曲——有些歌曲可能在民间很流行,但却不能称之为“民歌”,而有些歌曲在民间可能并不那么流行,却是不折不扣的民歌。

从历史上看,古代有流行歌曲吗?大约是没有的罢,至少没有严格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古代有民歌,有时调,但似乎还称不上是“流行歌曲”。《诗经》里的“国风”是民歌,那是在民间自然地生成的东西,不过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主要功能在于“言志”或抒情,虽然并不排除其中有娱乐的成分。很多民歌是民间诗人的即兴创作,不像现代的歌星,大都是唱别人作词作曲的歌,甚至演唱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别人导演的。那时没有麦克风,也没有电影与电视,既便诗人有心想让自己的声音“流行”起来,恐怕也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才做得到。至于“时调”,似乎是流行歌曲了,然而并非如此。现在所能看到的明代市民社会流行的“山歌”、“挂枝儿”、“银绞丝”、“打枣竿”之类,跟现代的流行歌曲确乎有某种类似之处。但如果比较一下他们的内容,你会发现明清的时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现代的流行歌曲的词,大多是“意义抽空”的,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只是字词的编码与组合,而与现实生活未必有多大的关联。

在很大程度上,流行歌曲是现代商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产物,与现代传媒及现代都市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流行歌曲的功能在于“消费”与“娱乐”,而不是抒情言志,它所追求的并不是“意义”。流行歌曲的产生并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

与流行歌曲相比,民歌则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于它来自民间“草根”阶层个体或集体的创作,往往很难追溯到其原创者的真实姓名,不像流行歌曲一般都会注上作词何人,作曲何人——民歌是情感驱动的。此外,民歌往往地域性很强,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一般不会大范围流行。而流行歌曲虽有词作者与曲作者,或出版发行商,但却超越了地域的概念,往往会产生大范围流行——如果一首流行歌曲不能大范围流行,换言之,没有很好地完成其商业使命,那就是一首失败的流行歌曲,甚至称不上流行歌曲。

随着农业文明的渐行渐远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民歌的社会现实条件已不复存在,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不可能产生新的民歌。民歌是民族文化之瑰宝,因此,对目前还流传于民间的民歌的收集、纪录与抢救的工作,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汪炳文先生认为,“民歌”是指“歌词、谱曲、意境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所有歌曲,只要歌里有传统元素的都算。”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中国文化”或“传统元素”是多元的,异质的,包罗万象——“民歌”拥有“传统元素”,可以归属于“中国文化”,但并非凡歌里有传统元素的都是“民歌”。如古代的宫廷歌曲,或由文人创作的,流行于上层社会的雅乐,就不能算是民歌。至于《青花瓷》,不过是一些古典意象的拼凑罢了,其词空洞、做作、华而不实,若也算是民歌,简直就是对民歌的亵渎。

鉴于上述理由,我觉得,既然是民歌大赛,就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因此,“一声所爱·大地飞歌”2012民歌大赛对于参赛歌曲应该有严格的规定——至少在决赛阶段,所谓的“新民歌”,换句话说,就是“伪民歌”,以及《青花瓷》这类流行歌曲,我看就免了罢。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民歌 青花瓷 流行歌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