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绵山论坛 朱小健:重读原典对当下文化建设有价值

2012年04月03日 15:08
来源:凤凰网 作者:周东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第五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于4月1日在山西介休绵山开幕,作为文化节组成部分的清明(寒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4月2日举行。两岸四地学者共同研讨清明寒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道德在当代的复兴。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在研讨会现场接受凤凰网对话。

图为朱小健接受凤凰网采访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作为活动的主办方,能不能谈一谈举办这一活动的初衷?

朱小健: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在前年12月27号刚刚成立的新机构,之所以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就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人文宗教研究领域,中国的声音,中国学者的声音相对来说还是弱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与世界共同进步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文化要实践,我们有两个实践基地,第一个基地在北京龙泉寺,另一个在山西五台山。

绵山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汇流处,有很多不同因素,我们以前曾在这里举办过阅读《老子》的学习班,在这儿读老子相得益彰。今年清明文化节就由我们合作举办。

凤凰网:你为什么强调阅读原典,理解儒家基本概念?

朱小健:世界上所有的学说,都有一个流传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学说现在仍然是它当初的模样。即使在很多的宗教中有所谓的原教旨主义,也不可能是它最早的模样。儒家经典当然也存在流传的过程,从它的产生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内容,中间存在很多学生、专家和人民对它的反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提高、一种充实以及一种改变,但毕竟存在区别。

孔子、老子时代其实是对他们先前文化的一种归纳总结和提高,得到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到今天仍然充满着智慧。我们可能要翻回去,看看原先真的是什么样,也就有了读原典。并不是说传承过程中所有学者们都白费了功夫,我们只是试图有一个恢复,或者重新的解读。我想这种解读对当下的文化建设,对人内心的追求和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其实都是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朱小健 文化 价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