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蒙:中华文化极厌恶炫富 但无耻之徒已出现

王蒙

□最应该弘扬的是中华文化的道义崇尚、精神崇尚

□表面上的大吹大擂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自信的文化是善于自省、善于创造的文化

对话嘉宾:王蒙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家

本报评论部:建设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是这一段时期从上到下关注的话题,避免“精神贫血”也是共同的呼吁。在中国成为“物质大国”的同时,中国人最应该弘扬的精神品格是什么?最不应该抛弃或者说最欠缺的精神品格是什么?

王蒙:最应该弘扬、最不应该抛弃的我以为是中华文化的道义崇尚、精神崇尚。“精神贫血”问题很重要。在市场经济中最浅薄、最可耻、最丢人、最值得警惕的是,我们有的同胞变成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毫无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无耻之徒。

本报评论部:当今世界大体上还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世界,如何在外国文化不断“渗透”乃至“入侵”的情况下,保持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尊严?

王蒙: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抗逆能力、自省能力与应变能力,是非常独特的。自古以来的世界大同与天下为公观念,正是现代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思潮的文化根据。改革开放与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穷则思变传统是一致的。事实证明,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被中国人民接受后,都会迅速地本土化、中华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乃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芭蕾舞到了中国,不但有中国的原创剧目,而且即使引进的欧洲剧目也注入了中国元素和中国精神。

事实已经证明,19世纪、20世纪,世界与中国的乱局与风风雨雨并没有把中华文化摧毁,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更将为中华文化的新机遇与新贡献提供条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的成就,给了我们新的观念与机遇:世界与中国,尤其在文化问题上,早已不是鸦片战争与庚子事变时期的零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赢,至少是有斗争也有和谐交流沟通的关系。

本报评论部: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要么自傲,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要么自卑,觉得一无是处。如何科学地拥有文化自觉和自信?

王蒙:表面上的大吹大擂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自信的文化必然是敢于也善于有所自省、有所反思、有所创造也有所发展转化的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不是呆滞的单行线。所有的文化,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民族性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与存在的意义。同样,真正成为世界的、能够汲取全人类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的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文化,是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而不是关上门称王称霸的猎奇作秀博物馆民俗村旅游文化。

本报评论部: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有网友发出“文化强国,我们靠什么,我们差什么”的深问和讨论,您认为我们靠什么,我们差什么?

王蒙:靠的是我们长久的历史传统与阔大的多民族文化成果的丰富性。缺少的是理性精神、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根基与民主法治操作的明晰性、熟练性、严密性。例如体育上我们差的是田径、足球,强的是小球。科学技术缺的是自己的创造与专利。对这类问题的谈论应该更务实、更以平常心面对。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王蒙 科学发展观 相行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