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两岸常用词典》完成 大陆"土豆"台湾叫"花生"

2012年02月10日 08:41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欧阳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图为词典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台湾所说的“左利手”,大陆称为“左撇子”;大陆网络流行的“打酱油”,台湾叫作“不沾锅”……虽然同样使用汉字,但海峡两岸的部分字词却在意义上存在着不小差异。8日上午,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大陆编委会与台湾文化总会,分别在北京、台北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正式开通,这将大大方便海峡两岸同胞的语言沟通。

记者昨日看到,8日正式开通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大陆版(网址:http://www.zhonghuayuwen.org),主要内容涵盖两岸合作成果、古籍经典、语言能力测试等版块,如有需要,浏览者还可以随时点击进入网站的台湾版。而该网站的大陆版与台湾版,都有非常便捷的字词搜索功能,只要你输入自己需要查询的字词,就可以看到海峡两岸的不同注释。

同时,小型词典《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全稿已付梓,共收字7000多个,收词35000多条,全书约250万字,预计今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此外,海峡两岸还将于2015年出版《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计划收录约100个学科的对照名词,目前已完成25个学科16万条名词的对照工作;《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词典》拟收录两岸科学与技术领域常用名词约2万条,业已完成6个学科8000余条专业名词的比对。

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还商定,对于新产生的名词,争取及早在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定名,以免以后再行对照。在这一方面,两岸已有成功合作的范例。对101号至109号化学元素的重新定名,就是由两岸专家及时协商沟通、达成共识以后,两岸同时公布的,并使用了两岸都认可的9个汉字。后来,110号元素、111号元素也是用这个方式解决的。

这些成果背后,是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近3年的共同努力。2009年7月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与会者达成“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共识。2010年,两岸启动了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大陆方面成立由辞书编纂、信息技术、科技名词对照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台湾方面由文化总会负责统筹。通过两年的努力,双方努力促进两岸语言差异从求同存异到化异为同,两岸合编语文工具书的工作逐步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化异 海峡两岸 语言差异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