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武汉高校开“淑女班”引争议 以貌取人是媚俗之举?

2011年10月15日 11: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达罕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媚俗的“淑女班”可休矣 

武汉某高校开设“淑女班”并受到众多大学女生热捧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淑女班’培养不出淑女,所谓打造充满智慧、气质非凡、修养良好、举止优雅的新型女不过是炒作的噱头”;“在以金钱和权力论英雄、以貌取人的审美观等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的当下,开设这样的‘淑女班’可谓别有一番特色”……各种争论和质疑纷至沓来。“淑女班”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创新之举,还是迎合世俗需要的媚俗之举?

笔者以为,在注重现代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高校对学生进行一些诸如化妆、服饰、传统礼仪等方面的教化和熏陶,不仅是高等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可以视作高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探索之举。可是反观该校的“淑女班”,令人深感失望的是,并不是在校的任何女生都能接受此类教育,进入这个“淑女班”学习的女生必须符合形象气质好、身高155厘米至175厘米、具有优雅女性的潜质等要求,不客气地说,此类设置门槛后的“淑女班”终究难免沦为媚俗的境地。

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应该多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科学的专业教育,并在专业设置上想方设法地培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庸俗的世风面前,任何时候都应以教书育人为其第一要旨的高校理应具有独立的道德和学术尊严,而不应陷入社会不良风气的酱缸。否则,高校在百姓的心目中就变味了。

而对于身处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的高校女大学生来说,学习化妆与服饰、礼仪与形体、步态与气息、女性魅力与气质、琴棋书画等方面的课程,无疑是一种知识的丰富、性情的陶冶,更是为将来的顺利就业积累资本,可是要想真正成为窈窕淑女,仅仅依靠一种短期的集中培训断不能实现。当然,笔者无意抹杀短期培训的影响和作用,只是想说,良好气质的形成与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存环境、个人阅历,甚至脾气性格、处事态度等息息相关。再者,何为淑女本身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它只是一个概念,因此,作为学习知识始终是第一要务的女大学生,如果盲目将成为“淑女”视作其人生目标,那么任其再怎么模仿、盼望,也终究抹不掉刻在其脸上的那个“俗”字。

虽说直接以“淑女班”命名培养现代淑女当属该高校首创,然事实上,近些年,放眼全国,诸如“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白领女性塑形班”等类似“淑女班”的培训在很多地区、知名学府都曾有之,而且备受追捧。窃以为,“淑女班”的接连出现以及受热捧,甚至愈演愈烈,除了功利的追逐,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女性的气质、行为和风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失,反映出对这种缺失的弥补同样误入了歧途。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淑女班 高校 媚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