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华裔美国作家梁志英:骆家辉是美国造全新华人形象

2011年10月03日 09:2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黄美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梁志英(Russell C. Leong)是华裔美国诗人和小说家,亚裔美国研究重要杂志《亚美文学》主编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授。他的短篇小说集《凤眼和其它故事》被《洛杉矶时报》选为最佳小说之一,曾获美国图书奖,并被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9月20至23日,梁志英先生访问汕头大学。21日,在由汕大文学院主办、《华文文学》编辑部承办的演讲会上,梁志英做了《从内部书写西方:关于美国华裔文学》的英文讲座。以下是关于“离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的问答———

问:您发表的那些写中国的小说,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的故事?如何既做到能够让美国读者理解,又能在行文中保留中国文化传统?

梁志英:这是一个关于“文化回家”的问题。其实,从“本土文化”跨度到“异质文化”,作为作家自身来说,在文化认同上,是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本土文化上去的,最起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回归。这是文化的一个“走出去,走不回来”的现象。作家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历程,有着一种全新的经历,他不可能再用全部的视角去反映和书写一切关于原宗主国的东西,他必然要去抒写他当下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如谭恩美的创作,一直被认为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人性的代表,可是,殊不知谭恩美她是自诩为美国作家的。再如哈金的很多反映美国生活的作品,其实,这些作品就关乎到作者代言人身份的合法性问题。假如说,他们是代表中国人,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代言人,那么,这个身份是谁赋予作者的?还是作者自己的文化情感认同?最终,关于新移民小人物的角色困境,还是涉及到“忠于自己”的问题。

问:很多人说华裔作家的作品中常有东方情结,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是想象虚构出来的中国。这些问题在从中国去到美国的华裔作家和在美国本地的亚裔作家之间,有什么区别?

梁志英:这确实是个怪异而矛盾的问题。在美国来说,很多从中国去美国的华裔作家,如果他们书写中国,则会被潜意识地认为他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书写就是东方情结的映照。而那些出生在美国本地的华裔作家,他们书写中国,则会被认为是通过想象的体验,他们的笔下是一个创造出来的想象中国,缺乏真实感。如何看待作家们的作品,这就关乎到对作家本身身份认同的问题,它会影响甚至决定作家的作品被接受的情况。例如,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说汉语还不错,人家会认为你很厉害,但如果你本身的母语是汉语,别人在潜意识里就会认为你本应该可以讲得更好的,在这两者之间,评判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问:以前在美国,美国本土文化是主流文化,而来自非洲、亚洲、欧洲等作家创作的作品属于边缘文化,非主流文化,作家们会被称为非裔或者亚裔-美国作家、中国-美国作家之类。那么,对于文化的认同,身份的认同,是否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变呢?

梁志英:这个例子是很有典型意义的。举个例子,今天美国的驻华大使,华人骆家辉,他是扛着代表美国驻华大使的大包来到中国的,他代表的不再是中国人的形象,而是美国人的形象、美国的文化。虽然,他长着一副中国人的身躯,然而,他的文化代表的是美国人,关于他的identity(身份)的认同是美国的,而假如要说他是中国人,那不过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他给人的是一个全新的华人形象,他让人看到的是全新的中国人的形象,可以说,这是美国人为中国人在世界人面前建立全新的华人形象的一大贡献。总之,关于文化的认同问题,身份的界定还要考虑个人的情感认同。关于身份的认同,其实本身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一个国家形式、一个国籍的认同。

问:很多人从华文文学或者华裔文学中读出了“乡愁”,我想问,这些写作的人真的有这么多的“乡愁”吗?真的有这么想念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吗?“中国”在华裔眼里真的有这么好吗?

梁志英:“乡愁”应该是对往昔、对过去、对故土的怀念。对我来讲,我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三代华裔,我并没有对中国或者对中国文化的“乡愁”。可能那些从中国大陆出去的作家会有很浓的“乡愁情结”。我所认为的“乡愁”应该是认同一种国家文化,而不是认同一个国家结构形式。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形式上的认同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应该是两码事。

(本文由黄美萍整理)

黄美萍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中国 乡愁 华人形象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