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未死”德国16mm拼贴工作坊:电影是生活方式(图)
8月5日、6日,德国文化中心与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邀请柏林的实验电影人教如何不需要摄影机,仅使用拼贴技术创作16毫米实验影片,工作坊实录摄影:http://culture.ifeng.com/gaoqing/detail_2011_08/07/8230447_0.shtml。
工作坊介绍
LaborBerlin是一个位于柏林的独立、非盈利的电影共同社,它向每一位对胶片电影制作和艺术感兴趣的个人开放。实验室希望推动一种自己动手、实验性更强的电影制作方式,并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实践构想的平台,成功支持了一批坚持使用胶片的电影人、艺术家及电影爱好者,并促进其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工作坊导师介绍
Anja Dornieden
生活和工作在柏林的电影人。2007年,Anja获得了富尔布莱特(Fulbright)奖学金的资助在美国新学院大学(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学习。在纽约的三年时间中,她使用超8毫米和16毫米胶片制作了一系列纪录片和实验电影。目前,她在柏林-勃兰登堡媒体促进公司(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的资助下在中国开展新的实验纪录片项目。
Juan David Gonzalez Monroy
生活和工作在柏林的人类学家、电影人。生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他于2009年获得了美国新学院大学(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媒体研究硕士学位。Juan的作品包括电影、行为艺术、视频艺术、动画和绘画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曾在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维也纳电影人合作社,纽约布鲁克林布什维克电影节,多伦多Alucine拉丁媒体艺术节以及其他国际画廊放映和展出。
凤凰网文化对话LaborBerlin工作室的Anja和Juan,工作坊实录摄影:http://culture.ifeng.com/gaoqing/detail_2011_08/07/8230447_0.shtml。
凤凰网文化对话LaborBerlin工作室的Anja和Juan实录
(文稿整理自歌德学院翻译后的中文,文:凤凰网文化吕美静)
16mm胶片粘贴:25张图片组成一秒钟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要来中国?
Juan:最开始是在德国布兰登堡媒体促进会的一个基金拿到了资助来昆明拍片,做了很多现场素材的采集。来北京是因为和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联系之后,顺便来做的一个交流胶片制作的工作坊。
凤凰网文化:在与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你眼中中国人有什么特点?
Juan:中国人表达方式并不是很直接,有时候需要花一段时间他们才能理解。但是之前我们两个人都是在纽约上的学,纽约是多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城市,所以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
Anja:工作坊的话,有一部分人觉得很好玩,动手参与互动性很强;有一部分人可能就需要花很长时间去了解这种介质,很多学员都是第一次制作16毫米胶片,这不像是一块画布,只要一支笔一张纸。比如一秒需要25张图片,即使要拍一个5秒钟的东西也需要制作很久。不仅中国,这个在任何地方都是这样。
1
2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