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
民国时期老教材的走红,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当今教育体制的脸上。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伟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如今的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像数学”:“答案都是标准化的,错一个字,少一个字可能都不得分。我觉得语文培养的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思考能力,而数学应该培养孩子的严谨能力。”
由于长期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因此高伟经常与同行一起交流当今的语文教育问题,这也让他感受到了如今语文教材的“雷人神功”。
“有一次看一份卷子,写的是一个故事,一只蚂蚁掉进墨水瓶里,然后爬出来在白纸上爬,留下了很多花纹,其他的蚂蚁就很高兴,为它鼓掌,得意洋洋的蚂蚁于是又爬回到墨水瓶里想继续创作,不料却被淹死了。”在这段文字后面有一道问题是:“蚂蚁为什么会死?”
“当时很多学生是这么回答的:‘因为蚂蚁骄傲,失去了自我’或者是‘蚂蚁在同伴的欢呼中失去了自我’,我觉得这个答案很好,但是标准答案是:‘蚂蚁死去是因为它又回到了墨水瓶里’。”这个答案把高伟雷的“哭笑不得”,同时也意识到了语文教育背后的问题:“当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太死板,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记者对话《开明国语》编者叶圣陶先生的孙子
叶兆言:我怀疑这是策划
在网友和媒体为《开明国语》课本的走红而议论纷纷的时候,也有人开始质疑它的走红。
而作为《开明国语》编者叶圣陶先生的孙子,叶兆言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怀疑《开明国语》的走红可能会是一个策划。
《开明国语》走红?
我只是一直在听媒体说
记者:叶先生,这次采访您主要是想请您谈谈《开明国语》课本的问题。
叶兆言:我知道,很多媒体都在给我打电话问我这件事,我也想问问你,它的走红会不会是策划?因为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媒体在说《开明国语》走红,但是事实是什么样的?一本5年前只印了5千册的书,现在忽然说红了,会不会是策划?(笑)
记者:我刚才跟出版社方也联系过,他们那边反映说销量很好,已经脱销了。
叶兆言:我只是怀疑,这会不会是一个策划,为了卖书这么说就没意思了。
因“国学热”走红?
是驴唇不对马嘴
记者:现在有媒体报道说,《开明国语》走红是因为国学热,是因为它里面有很多传统文化?
叶兆言:我觉得这么说是驴唇不对马嘴,这本书1932年出版,它跟五四运动、跟新文化运动一脉相传,本意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语就是今天的语文,与国学是两码事。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会又成了“国学”热了?我觉得,让所有小学生都去读那些所谓的“国学”是很荒诞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是倒退。如果有个别家长和学生喜欢学古文,把古文当作钢琴和书法那样去培养,作为业余爱好,可以另当别论,但对于这些家长和孩子,《开明国语》根本不合适。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解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