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同兰晓龙聊过多次,他总是说:“你老忽视我是个军人”。
这好像有些不应该。兰晓龙在中戏上学时干过广告,1997年毕业被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召去做了一名职业编剧,开始是写老本行舞台剧,从《红星照耀中国》到《爱尔纳·突击》。其中《爱尔纳·突击》各种奖得了一溜儿,有老舍文学奖和曹禺戏剧奖,这个话剧剧本改名为《士兵突击》,用小说和电视剧形式推出,之后的火爆众所周知。
又好像有些必然。乍一看兰晓龙还真不像个军人,服役十二年,军衔至中校,却总是一副散漫样,思维常非常规性跳跃,未来的十八年役期内估计也改变不了多少。但只要读懂他笔下的人物,你便能感觉到这个个子不高的湖南军人掩藏在心中的炙热情感、些许使命以及那道细致入微的目光。
历史应该被尊重
时代周报:关于“四道风”这个抵抗组织,你选择了四个目的、遭遇、身份各不相同但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出发点是什么?
兰晓龙:历史应该被尊重,而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尊重这些应该被尊重的历史。但其实我想追求的不是真相,有些历史是不值得去追求的,它只会让人们过得更加不安宁。不论是让我去做哪一个时代戏,就算是科幻片,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能对今天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不可能去写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该认同的历史也应该被认同。
时代周报:有人说从《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中开始描写远征军开始,你一直就在做关于国军抗战题材的戏,而目前这种题材以前往往通不过,但现在的宽容度越来越大了。
兰晓龙:我所知道的情况是从没有通不过这种事情。至于因为拍得太烂而连发行证都不给,那是应该的吧?这不是咱们初拍台儿庄那时候了,而且那戏哪年拍的?我们团原来就在做吴佩孚的本子,没出来戏,不是政策问题,是剧本问题。另一方面我觉得拿我拍了国军抗战做商业点挺没出息的,本来如此,安然待之。它肯定会难拍一些,道具上啊,服装啊,以及人们的认知程度啊等等,所以做的人少。
其实我们就是在用娱乐精神做着比娱乐多一点点的东西,你们做媒体也一样啊,服从,同时寻找突破。
时代周报:那《生死线》中的国军同远征军相比,又是怎样的呢?
兰晓龙:这个片子里的国军是被囊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吧?我觉得。“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段话真拽,拽过毛泽东诗词,拽到我们今天大多数人领会不了或置若罔闻。《生死线》中的国军都是这些人群中的一个,当然“人群中的一个”也方便归类。我希望在这种片子中慢慢要有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理解,如此而已。我觉得我们的国庆应该庆在后,祭在先。
没有比战争更大的灾难
时代周报:创作《生死线》的时候着重考虑要表达的是什么?
兰晓龙:我是军人,就是说,做这种片子,我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从军队角度考虑的。军队有句话,国防不是军防,而这话,是一个并不喜欢人民战争的军人说的。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防御,老蒋是“国防等于军防”,但二十个德械师拼完了,没了,一溃千里。然后就是灾难,《生死线》我们当灾难片拍的,因为其实没有比战争更大的灾难,它远超过洪水和地震。
时代周报:和《团长》相比,《生死线》的表现技巧圆润很多,更吸引人,更商业化,这样是否导致戏里面很有力量的内涵被削弱了?
兰晓龙: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技巧不圆润。《生死线》是我第一次尝试写的情节剧,写一个很讲究人物立体化的结局,它是一个有范本的戏,一个有范本的戏肯定不是圆润的。反而《团长》的技巧却比它要圆润得多。其实如果观众认识到了技巧圆润不圆润的话,那么可以确定这个戏是肯定不圆润的。《团长》反而会比《生死线》处理得好一些,剧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面在交代的时候都会体现另外一个反论,相对来说《生死线》要想更大程度地去吸引观众,体现一个市场价值,那么只能牺牲原本的表现面。不过想要引人思考,就必须把原本面的门槛降低,而《团长》的门槛就有些高得离谱了。
时代周报:确实,看《团长》必须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很强烈的探究欲望。
兰晓龙:以及对历史相当的了解和认知,并且用自己的生平来填补戏中的空白。我认为《团长》的完成度只有50%,处理成这样也不是追求什么艺术风格,我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失败,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会去把它申辩为“开放式解决”,这样的做法我十分反感。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