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阅读视野之内,小说只有25年“寿命”了吗?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而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他的中国同行、文学评论家和出版者,他们对这个“预言”看法各有不同。
语惊四座:25年后小说成异类
罗斯10月30日接受了《纽约客》前主编蒂娜·布朗的采访。罗斯认为,25年后,虽然小说一直会有人读,但数量会很少,成为少数狂热爱好者的“祭拜品”。
罗斯称,因为阅读小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这样的人群现在越来越少;小说也越来越难以与电影、电视和电脑竞争。
数据说话:小说仍有鼎足之势
记者走访了一些书店和出版人,答案却没有罗斯那么悲观。
据业内统计,我国每年仅出版单行本的长篇小说就过千部,而小说集更不计其数。在崇文书城,记者看到了10月份该店文学类和生活类两张销售榜单。生活类书籍是近年来销售热点,但文学类书籍风头毫不逊色,《狼图腾》、《暮光之城》等小说上月都售出了三五十本,这些数字与生活类书籍前几名“平分秋色”。
“在全国文艺出版社范围内,小说的出版数最高可以占三成。”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王虹称,小说25年后退出大众阅读视野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有限的生活范围而言,读小说是拓展人生经验的一种方式。”
专家看法:小说前途很难预测
听到罗斯的观点,作家刘继明哈哈大笑,他说,这是一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小说反映生活的广阔度和深度,为很多种艺术形式所不及,只要人们还有阅读的欲望,小说就不会退出大众舞台。再说,谁能预言20多年后的事情呢?”
文学评论家李俊国却对罗斯的言论点头称是。他说,小说的生命力在于想象,当人们不了解这个世界时,会通过阅读小说去想象;但现代社会人们太了解这个世界了,小说带来的奇幻性和新鲜感被冲淡,必然失去大批读者。但他又补充说,如果小说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同时,能给读者带来独具一格的审美感受,“那它就不会在大众眼中消失。”(记者范宁)
链接
菲利普·罗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59年以创作《再见吧,哥伦布》成名,其主要获奖作品还有《遗产》(1991)(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夏洛克战役》(1993)(获福克纳奖),《萨巴斯剧院》(1995)(获全国图书奖),《美国牧歌》(获1998年普利策小说奖)。
延伸阅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