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个时代对于文学来说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国运是牛市,但文运是熊市。”(韩少功)
盛大网络最近推出的“书探”项目同样引起了作协很多人的关注。对于这种类似作家“经纪人”的角色,叶辛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件好事。“中国每年有8000到10000部长篇小说,出版社很难一部部全部看完,因此图书经纪人的角色就显得重要。”他说,这种图书经纪人在世界上很普遍,只是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因为很多作家还是习惯把稿件直接投给杂志和出版社。
韩少功认为,作协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人认为,现在经济好了,为什么文学反而不行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韩少功说,“这个时代对于文学来说,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国运是牛市,但文运是熊市。文学不是砸多少钱下去就可以提高的,这点需要得到正视。”钱并不能解决文学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着作协或者作家就得事事“无为而治”,他认为,在活动的策划创新方面,文人要向商人学习,如果活动没有吸引力,花多少钱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铁凝首度回应作协频频被骂:
“公众对作协有很多误解”
提起舆论对作协的指责,身为“掌舵人”的主席铁凝嫣然一笑,非常淡然。“我想,完全没有负面说法的部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吧。”铁凝说,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还能有人关注文学、关注作协,这是好事情。但她同时也承认,现在公众确实对作协有很多误解。她举了一个例子,作协现有8000多会员,很多民众就认为,作协养着8000多吃“皇粮”的作家。“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样,我们只有200多位专业作家,其他作家都是自己解决生计问题。”铁凝认为,要消除误解,最有效的办法在于信息透明,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将作协的责任和义务向公众和媒体解释清楚。
而对和商业网站合作等问题,铁凝认为,和商业网站的合作有助于扩大作协和纯文学的影响力,是一种“有前景”的模式,而现在,一切只是刚刚开始。铁凝说,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的碰撞和交流对于文学来说是有益的,“网络作家要求写得快,没有时间慢下来思考,在网络作家培训班里,很多学员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慢下来静静地写东西”。
此前作协招收当年明月等网络作家时,曾被网友形容是作协“招安”网络作家。记者问铁凝会不会为网络作家入会修改作协章程,铁凝表示,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新的时代发展,会员章程肯定会修改。她还表示,“网络确实对传统文学产生冲击,它颠覆了话语霸权,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飞速的节奏。但我并不对传统文学那么悲观,也许两者并存、互相碰撞才是健康的文化生态。”
本报记者蒲荔子实习生吴敏
相关阅读:
延伸阅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