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缨、步平:
中日友好不是“说好话”,而是“坦诚交往”
记者在7月19日和8月10日分别采访纪录电影《靖国》的导演李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两人都从《靖国》本身延伸到中日民间交往的话题,这些观点或许应该让我们对中日“友好”产生新的思考。
-公映须做好配套工作
青年周末:为什么《靖国》还无法在中国公映?
李缨:这部电影从一年前就依照中国电影发行的正常途径开始申报在中国的公映许可,我相信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过认真的讨论和审查,但可能任何部门都处于无法独自决断的状态。对这一现状,我可以理解的是,这部电影因为题材的特殊和敏感,能否公映已经超越了中国电影审查体系的正常范畴。但问题是,现在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公映很可能会导致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反感,从而影响中日两国正在谨慎构筑的“友好关系”,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在中国面临的尴尬其实也正反映了中国的某种政治文化环境及外交处境的矛盾与尴尬。
步平:这个电影告诉人们,靖国神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跟李缨也探讨过,这个电影反映日本社会多元化的声音,但是把它原封不动地拿到中国来,很多中国人未必会理解。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很多日本进步人士帮中国人在日本打官司。很多案子结果都是败诉。这个结果一旦在中国宣布,大部分中国人马上会非常愤怒。但是我们不了解,尽管最终的结果是败诉,但是法院已经认定了侵害事实,这有助于端正日本社会对于历史的认识,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所以是“败中有胜”,但这些情况有多少民众了解呢?所以原封不动的事拿过来就变了,为什么?就是我们不了解背景。
青年周末:要对日本社会的多元化,包括靖国神社本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影片所传达的信息。但实现这样的前提似乎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公映是否会引起一些人所担心的“过于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呢?
步平: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前提我们做的不大够。我主张它上映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些机会去了解日本的多元化。你不可能给全国人民讲课吧。电影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当然,即便在我们社科院内部,也有人认为,既然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就没有必要公映了,因为自己在家里看和通过电影院公映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不同的。
我也觉得公映不是一个简单的公映,需要配合做一些工作,公映前后请一些人做一些文章,给一些说明,这是很必要的,比如说《靖国》里出现过很多旧军人参拜的场面,但其实也就每年8月15日那天可能多一点,平时很少有这样的事。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