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鲁迅仍然是教材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
对待教材变化应“宽容”一些
在当前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里,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名列其中。“嗅觉敏感”的人很快由此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
“希望大家能够‘宽容’一些对待变化”,温儒敏认为这次争议暴露了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思维。“多年来,围绕中学语文有过很多争论,恐怕都和这种思维习惯有关系。为什么看到教材选收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就马上断言这是‘顶替’鲁迅呢?教材中不是同时还新加了其他很多作家的作品吗?这可能是本能地把过去评判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的结论,移用到对这次篇目调整的议论中来了。其实现代文学界关于鲁、梁当年的‘公案’已有许多研究,不宜再简单套用过去的结论。何况作为演讲名篇,梁实秋的作品入选是合适的。”
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徐海鹰也认为,不同时期教材对文学作品的调整是正常的,比如现今也有版本将韩寒的作品编进了教材。
李人凡曾任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对不同时期教材选编鲁迅作品情况比较清楚。他认为,教材中调整鲁迅的文章是语文学科回归其本身的一种现象。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应用,而不该承担更多文化批判的是是非非。任何文学作品的增减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是一直以来,鲁迅在语文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本意,大家对其作品的赏析也掺进了太多其他的因素,关注度过高,才导致了时下所谓的“教材不再偏爱鲁迅”的说法。
本报记者 刘茜 姚晓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茜 姚晓丹 编辑:严彬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