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周立波火得有理 向京派文化说不
2009年05月11日 11:17 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他连结两代人的回忆

对于周立波独创的海派清口,钱文忠认为至少有几点值得肯定。“首先,他的清口很‘清’,语言不脏,清清楚楚;而且确实只用了‘口’,并且完全是一种无底本的演出,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举。一个艺术家利用的工具越少,说明他的本事越大,周立波几乎没有用任何声光化电,纯粹是语言表现的艺术,体现了语言艺术的本真。其次,海派清口是在非常强大的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原创,非常巧妙有效地对接上了上海的独脚戏、单口相声等这种即将消逝的传统,而且是别有洞天。”

对于周立波“笑侃三十年”中对于“文革”的讲述,钱文忠尤为欣赏,“我觉得周立波很无意地打开了我们民族一个长期以来的巨大心结,他发现了“文革”最大的特点是荒诞,他用了反讽的东西,把这些过去当笑话谈,当一件东西你可以嘲讽它,说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他用他特有的方式,化解了我们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

钱文忠认为,海派清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它非常鲜明地挑明了海派文化和京派文化的区别,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人站在直面的角度,对别人对上海文化的批评进行反批评。“应该说,我们的文化主要还是京派文化掌握话语权,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普通话。我觉得有一个人站出来,让上海人走出文化上的自我矮化,是一件好事情。”而至于有人担心海派清口中的一些内容会引起京派海派文化之争、南北文化之争,钱文忠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我很希望这个争论能够起来。”

有意思的是,钱文忠也发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不同年龄的观众中会引起不一样的反响。“我这个人笑点特别高,但是在周立波讲到‘打桩模子’那一段的时候,我真是笑得不行了,因为这让我想起1980年代我留学回来后,被一群‘打桩模子’围追堵截的样子。所以,听周立波的清口,可以让我们看到短短30年,我们中国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但这一段记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了,他们已经活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所以他们可能笑不起来,但是当他们问起自己的父母辈的人,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开心,周立波的意义就产生了。他让大家笑着去回顾历史,让两代观众产生反差。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不仅是一种笑的肌肉运动,也不仅是审美,而是有它特有的文化意义。”

周立波的创作

完全他一人包办

在周立波之前,并没有“海派清口”这个名词。2006年底,周立波的“大哥”关栋天给他看了一盘香港录像带:许冠文的“栋笃笑”。看完之后,周立波觉得自己也能做,在关栋天的极力劝说下,周立波正式复出,而融合了上海独脚戏、北京单口相声以及香港“栋笃笑”众家之长的“海派清口”也终于“面世”。

“海派清口”最初以调侃时事为主,连续几十场时事盘点日益火爆。股票白天大跌,晚上就成了周立波口中的谈资。小布什白天被扔鞋,晚上就被周立波拿来调侃。有一度,演出中甚至曾出现20分钟的“现场短信互动”环节,除宗教、隐私、政治以外,所有问题都可以由观众现场提问,周立波即兴回答。很快,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就积累起令人咋舌的人气。直至“笑侃三十年”的时候,已经举城皆知。

周立波的每场演出都是接近于“脱口秀”,也就是被钱文忠描述为“无底本演出”。他有一个大致的提纲,有着完整的演出构架,每天的演出内容也大都相近。但每一次去看,多少还是会有一些不同。周立波介绍说,他每次的演出都会做一些小的调整。

虽然是“无底本演出”,但周立波是有准备的创作。很多人好奇周立波是不是有幕后智囊团担任他的创作团队。事实上,周立波幕后确实有着一个强大的市场运作团队。但在创作本身,却完全是他一人亲力亲为。虽然从不彩排,但演出却全靠平时的积累。

周立波说,自己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一天要看15份左右的主流报纸、杂志。此外,他还爱看些哲学书和工具书,家里、公司、车上,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定会放上一个记录本,遇到有趣的事和想法,随手记下来,每个月将记录整理输入电脑资料库。上网浏览新闻也是他的一大日常功课,很多素材灵感都源于网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潘妤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