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走进台湾梅婷于右任故居

2012年04月20日 11:05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于右任和学堂其他师生被勒令跪迎圣驾,,这令于右任大为愤懑,当晚便写信给当时的西安巡抚岑春煊,要他趁此机会杀了慈禧太后,拥护光绪皇帝实行新政。

当他写那个信的时候,被他的同学看见了,同学说你这个东西 等于自己找死。你这个信还没有到皇上那里,已经就送了性命了。你想想这个总督

拍西太后的马屁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手刃西太后呢。这不可能所以他这样想想,觉得我这个还是比较幼稚的。

1904年,适逢会试。由于庚子之变,北京贡院被八国联军焚毁,因此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春闱,便在河南开封举行。于右任也加入了应试的行列,然而此时,捉拿革命党人于右任的密旨也已发出。

许有成:他写了很多激情洋溢的诗,一个是反对清朝的统治。后来就是间接的反对那个慈禧太后,他几个要好的朋友。就把它出成一个集子,后来就是他题名叫做,半哭半笑或者诗集或者叫诗草。还有他曾经照过一次照片,他照的时候,就是把上身衣服都脱掉,把头发要解开。好像怒发冲冠的那种样子,就拍照后来那个县太爷,就拿着他那个诗集,还有他拍的那一张照片,一起就上告到陕西当时最高统治者。就是总督,叫升允,就告到他那里去。那当然就是认为那是弥天大罪了,因此就上报了朝廷。

在开封准备应试的于右任,浑然不知危险已悄然临近。万幸的是,于右任的父亲得知其子被通缉的消息,火速请人去开封告之于右任,让他立即藏匿。

许有成:但是他当时想,我过去一直想,到上海这种地方去,因为那种地方风气就是西风东渐。在这些地方有很多新的消息。也有很多的革命党人,最好是到这些地方去。过去一直没有这种机会。现在既然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那么我就还躲什么呢。我就干脆跑到上海去闯一闯。

逃亡上海的于右任,暂时住在同乡吴仲祺家中,同吴仲祺往来的人多是一些饱学之士。有的是新派人物,有的是革命党人,称得上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吴家,于右任结识了很朋友,也借此认识了几乎是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相伯。

马相伯,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著名爱国人士。马相伯听闻于右任亡命上海之事,惜才爱才的马相伯便邀请于右任到上海震旦学院就读。

上海震旦学院是马相伯一手创办的私立大学,于右任早在家乡对此学堂就不胜仰慕。不想在自己苦无去处之时,却成为震旦学院的学生。后来于右任说:“亡命时期的行为是不可以用常情常理来解释的。”

采访许有成:帮助老师做一些教学方面的,其他还自己教一点点课,先是学生,后来也教一点课。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也不大好,因此就有时候,就等老师不在的时候,就溜出来到上海来听听。有些开什么会,因为当时正是清末这种时代,因为国家遭受了八国联军侵略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以后,国家的存亡。差不多那些热血青年,经常有开会,声援啊。

在此期间,于右任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政论文章,但是并不顺利。为此,于右任决心自己创办一份报纸,以此来宣传革命的主张。他为未来的这份报纸取名为《神州日报》,寓意为,再造神州。

1906年4月,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里,于右任乘船东渡,前往日本。

许有成:一方面他到日本了他是要考察日本的新闻,那么华侨当时,因为日本的中国的一些有志青年都到日本去,因为日本近,对我们去又方便,在那里有时候有的人还事业有成,找他们募集一些钱来回来办报。

在日本,于右任陆续认识了一些同盟会成员,并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随后加入了同盟会。

许有成:孙中山很重要,那么还给他一个头衔,就是“长江大都督”,就是当然那是空的了,就是你去发展吧,给你一个名誉,那么另外还叫他再组织了一个是士绅的同学同乡会,就是陕西省的,河南省的,山西省的这些组织了一个同乡会,同乡会给他任第一任会长,这个摸到了钱的这几个月摸齐以后他们就回来了,回来就开始筹备办报,最早的一份是神州日报,后来的就是都是名字打头,明湖日报、明喻日报,还有一个《民立报》,一共办了四份报纸。

主持人:我们知道于右任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辛亥革命的元勋,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很多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都很他有关系。

王士仪:尤其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工学,上海大学。

主持人:也是民国最早的一代报人。

王士仪:他的报人可不得了,他创立了神州报,名于,名利,名呼,这三名可能影响我们整个的革命,当时在东京的民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报根本进不了大陆,只有他在上海发动这个,这个论述影响了,就像箭一样的飞到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他在这个时候,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发表了292篇的文章。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台湾 故居 梅庭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